第一九八章 啥!标儿没当上皇帝就去世了?!重八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第2/2页)
谁能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再说,这不是上辈子发生的事吗?
这辈子重新来过,标儿还在,时间还早,一切都来得及!”
马皇后紧紧握着朱元璋的手,胳膊紧紧拥着朱元璋。
现在,轮到她安慰朱元璋了。
马皇后太清楚,自己家重八对于标儿到底有多疼爱。
又在标儿身上,倾注了多少的心血。
可结果现在,自己家标儿却因此而死亡。
重八这个当爹的,心里面是一个什么感受,简直别提了。
这种难受,不是言语所能够描述的。
“妹子,你说的对妹子,那都是上辈子经历的事儿。
这辈子重新来过,咱当然不能让标儿再走上老路!
谁也不能再将标儿,提前从咱身边给夺走!”
朱元璋用力的擦了一下眼泪,声音坚定的出声说道。
同时也有一些惭愧。
自己担心自己家妹子,在听到了标儿的事情之后,会心中难受会承受不住。
可哪能想到,反倒是自己这个时候有如此表现。
“所以说,重八你现在每日里都让标儿教习你教授他的八部金刚功,并且还让标儿比之前休息的时间更长,时刻注意,不让标儿太累,有个良好的休息,就是因为这个?”
此时,马皇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很许多的事儿。
知道了为什么自己家重八,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尤其是在对标儿的事情上,怎么看都不像之前重八的作风。
原来,是因为这个!
“对,妹子,咱必然不能再走路之前的老路!”
朱元璋用力点头。
马皇后也用力点头。
“肯定不会再走上老路!重八你这样的经历,简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而你对标儿,又是如此关心,在这种情况下,标儿肯定不会有什么事。
今后必然能安安稳稳的从你这里接过皇位,也不辜负你的期望,会把大明打理的特别好。”
马皇后此时,还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那就是自己家重八,回来后很快就鼓励老五学医,后面更是专门拿出一部分钱财,往太医院那边倾斜。
从全国各地,召集一些更优秀的医者入太医院。
并开始兴建医学院,培养更多喜欢医学的人。
除了重八在几百年后,见识了各种神乎其神的医疗手段,见到了医学到底能走到何等程度,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怕也和标儿,天德,雄英这么多人接连去世有过很大的关系。
“重八,你说咱标儿的病逝,是不是……是不是还有一些其余方面的原因?
也如同老大媳妇儿,雄英他们那样,有人在后面动黑手,要咱标儿的命?
或者说,这人是吕氏,再或者是一些文人?”
马皇后忽然间望着朱元璋,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神色显得严肃。
马皇后原本的时候,也不会往这方面去想,有这般阴暗心思。
可老大媳妇儿,雄英,都被人这样给害了。
现在自己标儿,也因为一个风寒的事,老早就走了。
这由不得她不多想。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道:“妹子,你能这么想是很对的。
这事儿,咱后面也有所怀疑,咱在现代时,也有这么一个说法。
说是标儿是被吕氏,或者是一些文官集团的人给暗中害了。
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为那些人,想要反攻倒算,不甘心被咱压着的那般狠。
咱标儿虽然自幼,就被宋濂等人所教导,可以说受儒家影响特别大。
但是,标儿的年龄毕竟是大了,况且咱标儿也不是那种,分不清是非,任人摆布的蠢货。
并不会任由儒家为所欲为。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些后,所以那些人才会忍不住对标儿动手。
这些狗屁文人,想要让他们儒教复兴的更快,让他们儒教能一步登天。
相对于标儿这么一个成年,且有自己想法的人当皇帝,那肯定是那些年龄小的人当了皇帝更好控制,事情更好办。
所以,就用一些手段暗害了标儿,让朱允炆当了皇帝。
而后面,朱允炆这么一个蠢货,当上皇帝后干出来的一系列的蠢事,似乎也证明这个说法是对的。
那家伙是真蠢,他这个皇帝就是专门给文官,给儒教当的。
是那些文官们的应声虫。
文官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屎是香的他也相信。
这个说法乍一看很有道理,只是妹子,这事情咱考虑了很久。
而且,这些都是咱亲自经历过的不的事儿。
觉得这个说法基本上可以排除,这是咱的洪武年,那些人还不至于无法无天,手眼通天到这种程度。
咱觉得标儿去世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平日里太过于劳累,身心俱疲,压力太大,导致身体亏空,
长期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让标儿的身体透支的非常严重。
到了后面,终究是坚持不住了,那根紧绷的弦断了。”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马皇后点了点头。
没有在这上面多争论。
她也只是这方面的一个猜测,也不觉得那些人,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对标儿如此做。
吕氏这个毒妇,在标儿这件事情上,应该也没什么嫌疑。
毕竟她已经是太子妃了,今后标儿当了皇帝,她就是皇后。
至于她那傻儿子朱允炆,也已经顺理成章的成了标儿最大的儿子。
今后标儿去世后,也是朱允炆当皇帝。
她没有理由,再行那等恶毒之事。
“不过妹子,这个事儿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一点儿妹子你说的倒也没什么错。
那就是那些文官,当真是胆大包天,肆意妄为。
现在还不够显眼,可是等到了后面,经历了几个皇帝之后,那是完全倒反天罡了。
你看现在,咱大明的武将们厉不厉害?”
马皇后点头道:“自然厉害。”
现在的大明是武贵文轻,论起地位,权势这些,文官们那是拍马都赶不上。
大明整体风尚武。
“可这种事,持续上几十上百年后,却都变了,文官们彻底支棱起来,骑在武将脖子上面拉屎。
就连戚继光这种抗倭英雄,常胜将军,极其能打的人,面对文官时也要低头做小。
甚至于,要自称门下走狗!”
马皇后闻言,登时目瞪口呆。
这是她所完全没有想到的景象。
“这……这岂不是说,咱大明后面竟也像是那宋朝一样?
可是重八,这也不对啊,重八你并没有如同宋太祖那样,杯酒释兵权。
更不会如同那赵二一样,极其无能,对外打不过,对内就开始疯狂的压武将。
怎么到了百十年后,竟会变成这样子?”
在这件事情上,马皇后是真的不解。
朱元璋道:“妹子,产生这种事情,有种种原因,
比如那明堡宗这么个狗东西,一战葬送了诸多精锐,以及诸多的勋贵,让武勋元气大伤。
但是这些,在咱看来并不是最为主要的。
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天下承平之后,战事变少。
开国之战只有一次,那是武将门大放异彩之时。
在此时,涌现出诸多立下战功赫赫战功的武勋们。
可是,再到后面,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就找不到了。
但文官们不一样,今后开了科举,每三年取以此士,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投入其中。
此消彼长之下,自然是武将越来越弱,文官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景象。”
听到重八如此说,马皇后只觉茅塞顿开。
自己家重八,在这件事情上概括的,还真的很独到很精辟。
这个方面,是自己在此之前,所从来没有想过的。
“妹子,这文官集团的嚣张跋扈,还不仅如此。
现在他们不敢,也不能对咱大明的储君下手。
可是,到了百十年后,你知道这些人能有多猖狂?”
“多猖狂?莫非对储君下手了?”
马皇后说出了她最大的猜测。
“何止是储君?是把皇帝都给弄死了!”
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