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清妖 > 第6章 使清官不如使贪吏

第6章 使清官不如使贪吏

第6章 使清官不如使贪吏 (第1/2页)

整个安徽粮食系统在编人员不过百,实际做事的却有几千人,这几千人哪个手脚干净?
  
  就是那替粮库装卸搬运的苦力、看粮的库兵还私下偷米呢,况手中有权的官吏。
  
  自古守着金山不盗者能有几个?
  
  大家都盗你不盗,又如何能在单位安身立命?
  
  真清廉者,早被同僚给排挤走了!
  
  所以,整个安徽粮食系统其实从上到下都烂到根了。
  
  抓了一个程大德,还有千千万万个程大德,如此,有屁用?
  
  还不如默认亏空,保持现状,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话听着是威胁道台大人,实际程大德只是讲了个事实而已。
  
  赵安真要在粮食系统全力反贪,打造所谓廉洁衙门,要求自己清廉同时也要求整个体系都清廉,那么结果可能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反而极大概率会因强力反腐把自个官给弄丢了。
  
  因为,没有下面人配合,你这个道台大人拿什么完成朝廷的各项考核任务?
  
  每年上百万石漕粮转运,你道台大人自个扛不成?
  
  不管哪个衙门实际办事的都是下面小吏,这些小吏通过技术性垄断把持衙门上上下下所有运转业务,没有小吏帮着办事,甭管什么大人都是玩不转的。
  
  小吏也好,普通工作人员也好,临时工也好,半夜三更起来拉磨图的是什么?
  
  钱财二字。
  
  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抱起团来与你这四品道台针锋相对,你又能如何?
  
  前几年江苏某知县欲查亏空,书吏连夜焚毁账册,之后集体反诬县令治县无方,结果这位知县因治县无方被罢官。
  
  陕西有个按察使是满洲旗员出身,因不通律例判牍皆出师爷之手,后师爷受贿篡改案卷事败,该按察使以“昏聩失察”革职。
  
  广西、云南那边有巡检、典史与知县不和暗中纵容盗匪,导致县令因剿匪不力去职。
  
  总之,不管你官当的有多大,下面属吏不跟你一条心,就有的是办法坑你这个领导。
  
  真以为当了厅长就能为所欲为?
  
  花花轿子得众人抬,没了众人,你这轿子连门都出不去。
  
  “恕卑职直言,朝廷要的是漕粮,倘有延误则西北缺饷,八旗缺米,嗷嗷待哺之下,大人如何同朝廷解释?卑职知大人清廉不假,但大人若不能按期解运漕粮,于朝廷眼中,大人这清官跟蠹虫有什么区别?”
  
  程大德的话听的赵安有点振聋发聩。
  
  说的还挺他妈有道理,我这反腐再厉害,工作完不成有鸟用!
  
  督粮才是他这个道员的本职工作,反腐只是业余爱好,为了这个业余爱好把本职工作给耽搁了,你不下台谁下台?
  
  不禁陷入沉思。
  
  略感棘手,一方面是要打造清官人设自保,免得被嘉庆班主任一刀切了;一方面又必须承认现实根本不可能把安徽粮食系统的腐败肃清,真要大力整顿,多半就会被下面的人联手给架空。
  
  令不出集贤街!
  
  甚至都不出办公室。
  
  真到那份,难道要他跟老太爷报告说奴才无能,搞不定下面人么?
  
  但凡想要在官场上混下去,哪怕是事实也是打死不能上报的。
  
  报上去,就是自绝仕途。
  
  见状,郑通判也适时进言:“朝廷向来以事功论优劣,州县钱粮、河工赈济,皆需实绩。世宗朝李卫督浙,虽纳门包、收冰敬,然海塘坚固,商路畅通,此所谓浊而能润。”
  
  言下之意粮道系统腐败是事实,但只要下面这帮人能帮道台大人把事做了,大人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
  
  廉洁当然要讲,但也就限于讲讲,抓抓小的,千万不能当真搞的满城风雨,上上下下怨声载道,那样对大人今后开展工作可是相当不利的。
  
  须知再有三个月就要转运漕粮了,到时下面人真摊手不干,大人您这官还能当下去?
  
  弄不好连脑袋都能被朝廷摘了去。
  
  误了漕期那可是死罪!
  
  赵安眉头微皱,知道这位郑通判屁股肯定不干净,弄不好就是眼前这个科级库大使的保护伞。
  
  少了的十万石粮食一半进了前任腰包,余下的一半哪去了?
  
  必定是上下联手分了!
  
  作为粮道衙门仅次于道台大人的二把手,郑通判的银行存款怕是能有好几万两。
  
  按他原先想法先把下面的苍蝇拍死,再把上面的老虎干掉,这样单位内部即便还有问题也不大,能经得住朱珪的查。
  
  另外还能通过反贪把这帮家伙的非法收入缴出来,额外增加一笔收入。
  
  现在看来,苍蝇拍根本没法往下拍,因为下面没一个干净的!
  
  真把手下全办了,他这个厅长也完了。
  
  赵安的神情变化看在程大德眼中,知道有门,不禁又提醒道:“大人可知本省前任巡抚闵鹗元?又知闵大人缘何调任它处?”
  
  “闵鹗元?”
  
  赵安没听过这人名字,又哪里知道这位抚台大人怎么调走的。
  
  现任抚台福崧却是熟悉的,就差哥俩好了。
  
  “闵大人同大人一样都以清廉自居,两次考绩位居天下巡抚之最,上任江苏初始便严查属下州县钱粮亏空,结果遭全省抵制
  
  各府县联合拒绝巡抚衙门派员清查,有的府县更是拖延递交账目,后常州知府王士棻联合六知府告闵大人苛敛虐民,朝廷便以失察属吏为由将闵大人调离江苏。”
  
  说到这,程大德饶有深意看了眼赵安,“皇上难道不知闵大人冤枉?然明知闵大人冤枉却仍将其调离,又是为何?
  
  卑职以为无外乎麻烦二字。
  
  若皇上力保闵大人,则江苏府县官员七成要被查办,这得牵涉多少人?一下查办这么多官员,这江苏的事谁来办?
  
  所以,只能将闵大人调走,否则这江苏官场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赵安冷笑一声:“你的意思本官要不听你的,闵大人的下场就是本官的前车之鉴?”
  
  “大人听也好,不听也好,卑职都是就事论事,只其中利弊大人怕是要三思才行,毕竟大人年纪轻轻就贵为四品道员,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若因一时糊涂做了有损仕途之事,大人日后难免后悔未听卑职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