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70章 年终有奖,年终大福利

第170章 年终有奖,年终大福利

第170章 年终有奖,年终大福利 (第1/2页)

1月27日是腊月二十九,这一年的除夕。
  
  各大机关单位工厂放假了。
  
  中国大陆首批赴美留学的50名访问学者抵达了华盛顿,然后当天总设计师同志踏上了赴美访问之路。
  
  魏清欢在电视上看到了新闻,调侃钱进说:“下一次你也跟着领导去外国访问,到时候带上我,让我去看看国外月亮到底圆不圆。”
  
  钱进摇摇头。
  
  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领导只会赴美访问这一次。
  
  不过以后带魏清欢出国倒是轻而易举。
  
  现在老百姓不敢想出国的事。
  
  当下老百姓要想的是怎么过年。
  
  钱进这边准备好了。
  
  按照约定,今年过个大年!
  
  除夕当天他起了大早,跟魏清欢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晨练之后,他心满意足的出门去吃早餐。
  
  自从钱程一家回城,魏清欢这边的家务活交出去了。
  
  马红霞几乎成了家里的保姆。
  
  钱进和魏清欢阻拦了几次,但这倔强的西北妇女坚持每天早上来复式楼送早饭、做家务。
  
  这是她能用来感谢钱进两口子的唯一手段。
  
  另外天气冷,复式楼条件好,有时候三个孩子便住在这里,跟汤圆挤一张大床,马红霞早上过来也是为了照顾自家三个孩子。
  
  吃过早饭钱进就出门了。
  
  今天要给突击队队员们发奖金、发过年的福利品,现在队伍大了人多了,准备工作很复杂。
  
  一出门他就发现,今天天气不好,老天爷早早阴沉了脸,头顶天空像一块冻得发灰的生铁,沉沉地压在老城区的顶棚上。
  
  上午他又去了娘娘宫庙会。
  
  这次是给劳动突击队大采购。
  
  所以他是带着队员们去赶庙会,魏清欢则陪同钱程两口子去追忆往昔。
  
  到了午后,天上零零散散飘起了小雪,但是没什么风,就是干冷。
  
  偶尔有一阵风飘过,卷着地上的碎雪和不知谁家窗户缝漏出的零星煤烟灰,打着旋儿,带着烟火气,迎接了1979年的大年。
  
  钱进走在路上抿了抿棉大衣。
  
  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今天下着雪呢,结果还挺冷。
  
  其实今天下的也不是雪,可能太冷了,落下来的是细碎的雪粒子,被风裹挟着急行军,砸在他脸上、脖颈里,硌得他生疼。
  
  雪粒子落到地面,迅速的和地上早已冻得发黑发亮的薄冰、泥泞的污水坑融为一体,铺不出一层整齐的白,只在墙根下、路沿边积起湿冷粘腻的脏雪堆。
  
  街道却是异常热闹,是那种寒冷压制不住、全民都在鼓噪的热闹。
  
  钱进从狭窄的马路边走过,旁边就是一栋楼的公共水房,水龙头底下,几个穿着臃肿棉袄、戴着灰绒线帽的小子正撅着屁股使劲摇晃自己的水桶。
  
  他探头一看。
  
  桶里的水大多已结了一层薄冰壳,里面要么有半副猪肝要么有一条冻得梆硬的大头腥之类的东西。
  
  天冷,倒是闻不见什么腥味。
  
  小伙子们认识钱进,纷纷喊着‘钱总队’跟他打招呼。
  
  钱进招手笑。
  
  雪粒子拍在他手上,他又赶紧塞回了大衣兜里。
  
  有个半大小子见此哈哈大笑:“冷吧,钱总队?今天可真冷,给你个热乎的。”
  
  他从兜里掏出个葡萄糖挂水的瓶子,里面是热水。
  
  钱进摇摇头:“用不着了,你自己暖和吧。”
  
  还有人招呼他:“钱总队,拿这个回去炼油吃?”
  
  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一卷旧报纸,里面包着一块冻得硬邦邦的大油膘。
  
  钱进知道这是客气,便笑道:“行,那我拿走了啊。”
  
  半大少年以为他当真了,一溜烟跑了。
  
  这引得水房里的人都在哈哈大笑。
  
  几个小孩穿着崭新的棉衣,或者套着大人旧军装改的罩衣,然后个个手里拖着半截快散了架的鞭炮纸捻子。
  
  他们哆嗦着冻得像胡萝卜的小手,划亮火柴点了香准备放鞭炮。
  
  恰好微风吹过,火柴头“刺啦”一声爆出点火星又灭了,一个小孩急得跺脚骂一声,再鼓起腮帮子猛吹一下冻得通红的手。
  
  钱进上去掏出防风打火机给点香,孩童们兴奋不已:“前进叔牛逼。”
  
  然后过路行人惨了。
  
  这些半大孩子最调皮捣蛋,一人一支香半挂大地红鞭炮。
  
  看到有人来了便单手捻炮仗点了后扔进不远处的脏雪堆里甚至污水坑里头。
  
  “砰!”
  
  一声发闷又短促的炸响,泥水冰碴子四溅。
  
  行人骂骂咧咧。
  
  这些孩童则哈哈大笑。
  
  钱进本来也笑,后来遭到报应了。
  
  他从路口经过,看到几个同样踅摸在巷子口准备放小鞭的孩子。
  
  这些孩子捂着耳朵冲他坏笑,钱进吓得赶紧往左右看。
  
  结果被涮了!
  
  没鞭炮!
  
  今天是好日子,大人不跟小孩一般见识,也没时间和精力去收拾孩子。
  
  几乎每个院门、每个窗户都在忙碌着。
  
  那些红瓦起脊坡屋顶的、门洞进深很长的老巷子大门口,更是年味十足。
  
  新写的春联浆糊还没干透,在寒风中微微抖动。
  
  红纸是那种偏暗的朱砂红,墨色饱满,大多写着“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旭日东升锦绣前程万年春”或是“抓纲治国形势喜人,团结胜利前程似锦”之类的语句。
  
  纸边裁得不甚整齐,钱进一眼就认出来了,这都是自己买红纸又找人写的对联,不是年集上买的成品对联。
  
  门楣上斜贴着鲜红的菱形“福”字斗方,或是“出门见喜”,透着对新一年的虔诚期盼。
  
  窗玻璃上蒙着厚厚的雾气,依稀能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和炉灶上升腾的白汽。
  
  一栋栋楼房、一户户人家都从一大早就准备年夜饭了。
  
  每个烟囱都在往外冒黑烟,然后伴随着的还有更浓郁的饭菜气息:
  
  谁家大铁锅里正炖着鱼,炸海带卷的油香,煮五香肉皮的酱咸鲜味儿,还有隐隐的醋溜大白菜的酸辣……
  
  这些味道顽强地冲破寒风的封锁,勾动起路人肚里寡了一年的馋虫。
  
  新刷的石灰水在陈旧的门框木料边泛着醒目的冷白,衬着那红纸黑字的对联福字越发鲜明。
  
  几个半大的孩子在结了一层薄冰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滑着冰趟,手里挥舞着新做的染了红蓝颜色的纸风车,在风中“呼啦啦”地打着旋儿。
  
  街角的国营副食店进行今年最后的营业,门口排起了长队。
  
  钱进从长队里走过,招呼道:“借过、借过了。”
  
  都是泰山路的居民,大家都熟悉。
  
  不少人一边跺着脚祛寒,一边招呼他:“钱总队已经买齐东西了?”
  
  钱进笑道:“赶庙会买了点东西,你们怎么都在这里排队?没去庙会?”
  
  有人说道:“这边有粉条,正儿八经的红薯粉条,炖白菜又香又甜。”
  
  “钱总队你们人民流动食堂的粉条哪里买的?那是好东西,给咱捎带点呗?”
  
  钱进说道:“明年,明年吧,大家伙信我,明年我怎么也得带领突击队搞个蔬菜呀水果呀或者副食品的专营铺子。”
  
  “到时候你们就看吧,别说粉条豆腐什么的,过年那阵我连西红柿黄瓜青椒也给你们供应上。”
  
  大家轰然叫好:“那我们可当真了啊。”
  
  往日钱进要是这么说或者现在是别人这么说,大家只会哈哈一笑。
  
  过年时候有西红柿黄瓜和青椒?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可钱进这么说他们得当真。
  
  因为钱总队本事大!
  
  钱进确实不是胡说八道,他已经跟西坪生产大队那边研究过了。
  
  明年西彭生产大队再攒半年钱,然后秋季开始他提供技术和材料,生产大队提供劳动力,他们要在山里盖起蔬菜大棚!
  
  钱进跟众人打过招呼,抄着手继续往学习室赶去。
  
  一辆带帆布篷的解放卡车吼叫着驶过,卷起地面的泥雪,喷着浓重的黑烟,车厢里隐约能看到几个穿着旧棉袄、缩着脖子的工人在看守着几筐冬储大白菜。
  
  卡车远去,留下刺耳的噪音渐渐被呼啸的寒风吞没。
  
  街边那些光秃秃的法国梧桐树枝丫,在灰白的天幕背景下,更显得干枯萧瑟,被风刮得呜呜作响,如同诉说着冬日的寒酷与凝重。
  
  学习室也变了样子。
  
  外面墙壁刷了好几遍白灰,半截是学习室还有半截改造成了几个突击队的工作间。
  
  工作间外墙用红油漆粉刷了“自力更生”、“多劳多得”之类的大字,学习室那边则是魏清欢当初的题字:
  
  秋去冬来,囊萤映雪。
  
  春回夏至,折桂蟾宫。
  
  另外横批被描红放大写了出来:
  
  爱党爱国!
  
  学习室条件不错,为了防寒,很多人家门窗缝隙都是用破布条、旧报纸堵着,而学习室的北向窗户钉上了透明塑料布。
  
  钱进进屋。
  
  屋里人头攒动,两百多号人挤在一起。
  
  他们穿着可就时髦多了。
  
  男士风衣、女士风衣一人一件,腿上是喇叭裤,潇洒时髦。
  
  屋子里的炉子呼呼地烧,烟囱一个劲往外冒烟,加上人多热量大,所以不太冷。
  
  总会计徐永红看见他进来急忙点头:“钱总队过来了?”
  
  钱进冲众人招招手:“都来的挺早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