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超级雨燕,隐身雨燕 (第2/2页)
历史上最早期符合现代思维的多轴无人机要等到2005年后,随着电控技术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调整才慢慢实现,然后又被通信技术限制一直到十多年后才开始展现锋芒。
既然唐文说不考虑电控那就简单了,常布斯就打算直接固定六个螺旋桨的转速和倾角,只通过拉杆改变螺旋桨扭转角来增减升力,这也是过去的老办法。
只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种多轴飞行器理论上灵活性是很不错,不过太复杂的拉杆操作……现在电控技术应该搞不定吧?”
“不需要电控,事实上您看旋翼机下面有两个把手,这就是设计的精妙之处了。”
唐文自豪的介绍:
“只要绑两根带子把人吊在上面,手动控制拉杆就行。”
“……”
常布斯想象着一个人将这个鬼东西扛在肩膀上升天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个方案看似大胆,实则一点也不安全,压根就没有安全冗余。
直升机就算故障旋翼都能提供减速,这鬼东西只要坏一个轴马上就成为自由落体的傻瓜。
而且什么样的人能够在露天驾驶室精妙的移动操纵杆、合理调整6个旋翼的升力?
“这只是周边,别多想。”
唐文看出了他的担忧安慰道,实际却在计算换装新发动机的无人机续航:
之前设计的六轴旋翼机默认带上了70公斤人力,实际载油量42升。
但如果把人用小黑盒代替,就相当于额外多出了93升汽油即4个小时续航。
换装从国内购买的35马力航空发动机后耗油量能下降25%,空重下降20公斤,最大燃油负载可以来到122公斤,即162升,差不多能坚持10个小时续航,探测距离400到700公里。
162升燃油换算下来大概是个直径50cm,高度80cm的桶形油箱,吊挂起来问题不算太大。
如果再加上几个迫击炮弹挂架,那天兵就能提前体验到30年后的未来战争。
解决了大型的六轴无人机,唐文马上又拜托常布斯帮忙以此为标准设计体积更小、噪音也更小的四轴无人机。
常布斯一应将其归结于上次超级ME262那样的技术狂想,并且表示几天内就能设计出来。
不过就在他走之前,唐文又拉住了他:
“上次的超级ME262我还有个进一步的设想,你说能对它进行隐身化改造吗?”
常布斯:……
不过唐文却是起了劲,隐身飞机的设计需要微波暗室和超级计算机的支持,但其实如果只是“看起来隐身”一些,靠眼睛就够了。
“不用真的隐身,但从合理性考虑可以模仿下F117或者F22,加一些棱角设计,进气道改成矩形设计,机头棱角化……也帮我试试吧。
但技术力最好还是限制在50年代到60年代水平,看起来要复古又科幻。”
(用AI跑了一下,大概还算合理)
ME262、超音速ME262、隐身超音速ME262,怎么失落帝国就逮着ME262不放?福克·沃尔夫和梅塞施密特公司就没点别的创意?
常布斯竭力把F22和ME262联系起来,最终还是忍住了吐槽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