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贼首逃亡,改造倭国 (第2/2页)
针对数量庞大的倭国平民,刘盈下达了一系列堪称绝户的政策。
核心便是“迁移改造令”。
他下令,将倭国青壮年平民乃至部分拖家带口的家庭,大规模迁移至大汉本土。
名义上,这是仁慈的“天恩浩荡”,给予这些“受村野治保邪魔蛊惑、身负罪孽”的倭人一个“赎罪自新”的机会。
刘盈授意儒生和方士,精心炮制了一套说辞:
“尔等倭人,先前纵容村野逆贼,行食人暴虐之举,天地不容,业障深重。此罪孽若不洗刷,非但今生为奴为仆,死后魂魄亦不得安宁,永堕畜生道,来世世代代皆受苦难。今太子殿下仁德,开‘改造’之门,允尔等以劳役赎罪。赴大汉辛勤耕作、开矿筑路,以汗水洗涤罪孽。此乃皇恩,亦是尔等唯一超脱之道。”
这套结合了因果报应、轮回思想的“罪孽烙印”说,由通译和投诚的倭人贵族反复宣讲,如同精神枷锁,配合着军队的强制迁移,将倭国平民打得晕头转向。
离乡背井的恐惧,被一种对未知惩罚的更大恐惧和对“赎罪”的渺茫希望所覆盖。
他们像牲畜一样被编队,登上前往大汉的海船,等待他们的是繁重的苦役,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已然麻木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感恩”——毕竟,这似乎是唯一避免永世受苦的希望。
刘盈成功地将物理上的奴役,包装成了一场灵魂的救赎。
其二,顺昌逆亡,对上层阶级的残酷铁腕清算。
对于倭国原有的公卿贵族和武将,刘盈的策略则更为直接和冷酷。
他通过绣衣使者和降人,迅速甄别出哪些人愿意彻底归顺,哪些人还幻想着保留些许特权或讨价还价。
对于顺从者,刘盈示以宽大,给予虚衔,将其家族迁往长安或洛阳监视居住,割断他们与故土的联系,使其成为大汉宫廷中点缀“万国来朝”的吉祥物。
而对于那些仍想保持矜持,甚至暗中串联试图维护旧有利益的顽固分子,刘盈没有丝毫耐心。
他根本不屑于亲自出手镇压,而是直接将其打为“村野治保余孽”、“阴谋复辟逆党”。
讨伐他们的任务,落在了如樊哙、刘如意等渴望军功的汉军将领,以及更重要的——那些急于表功的倭人降军身上。
“尔等既已归顺大汉,当为天子剿灭不臣,以证忠诚!”
汉军军官只需一声令下,那些被“优厚”待遇,主要是免于苦役和更好的食物配给的倭人降军,便会如狼似虎地扑向自己曾经的贵族和同僚。
这些内战往往比汉军亲自出手更为惨烈,因为降军需要用昔日同胞的鲜血来换取自己在汉人眼中的价值。
刘盈冷眼旁观,无论死的是顽固贵族还是降军士兵,对他而言都是倭国力量的消耗,毫无损失。几场“肃清”战役下来,倭国上层敢于反抗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活下来的,只剩下彻底驯服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