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 第801章 改造倭国,汉人东渡

第801章 改造倭国,汉人东渡

第801章 改造倭国,汉人东渡 (第2/2页)

而朝堂之内,也并非铁板一块。
  
  刘盈最为倚重的情报利器——绣衣使者,在屡立奇功的同时,其日益膨胀的权力和无处不在的监察,也引起了众多朝臣的忌惮与不满。
  
  弹劾绣衣使者指挥使郑茂“滥用职权、构陷忠良、权势熏天”的奏章,几乎每隔几日就会堆满刘盈的御案。
  
  言官们引经据典,痛陈特务政治的危害,恳请陛下裁撤绣衣使者,或至少限制其权柄,以正朝纲。
  
  面对这些奏章,刘盈只是淡淡一扫,便命内侍将其悉数搁置一旁,不予理会。
  
  他深知绣衣使者的双刃剑属性,但在应对穿越者对手的巨大威胁面前,一个高效、隐秘且绝对忠诚的情报网络是不可或缺的。
  
  朝臣的反对,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和传统士大夫对“秘密警察”的天然反感,与刘盈所面临的全局性危机相比,轻重立判。他需要绣衣使者作为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至少在彻底清除村野治保和阿提拉的威胁之前,这把刀还必须紧紧握在手中。
  
  与此同时,刘盈颁布了一道让许多朝臣愈发不解的诏令——大规模招募忠诚可靠的大汉子民,移民至新征服的倭国本岛,进行开发建设。
  
  诏书之中,刘盈并未提及具体的资源目标,只是强调“教化蛮荒、永镇东疆”。
  
  此令一出,不仅部分朝臣私下议论,认为陛下此举简直是“暴殄天物”——将忠心耿耿的汉军精锐和良家子迁往那等偏远、贫瘠且多火山地震的“不毛之地”,是极大的浪费。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对有功将士的变相流放。
  
  面对质疑,刘盈只是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上,对着核心重臣淡然一笑,指尖轻轻点在地图上倭国的位置。
  
  “卿等只知其表,未知其里。倭地虽多山崎岖,灾害频仍,然天地造化,往往藏瑰宝于险峻之中。据古籍秘载及多方探查,此地山峦之下,埋藏着惊人的银矿与金矿,其储量,或远超朕之预期。”
  
  他没有透露消息的确切来源,这自然源于他穿越者的先知,但语气中的笃定不容置疑。
  
  “眼下看似投入巨大,然一旦矿脉开启,所获之利,足以支撑我大汉未来数十载之开销,使我国力再上层楼!届时,倭岛非但不是负担,反将成为我大汉取之不尽的宝库!”
  
  尽管将信将疑,但刘盈登基以来的雄才大略和算无遗策,早已建立了极高的个人威信。
  
  更重要的是,他对忠诚者的慷慨赏赐从未让人失望。
  
  于是,诏令之下,响应者虽非云集,却也不乏敢于冒险、深信皇帝判断之人。
  
  一批批曾经跟随刘盈征战倭国的老兵、以及一些在内地缺乏田产机遇的平民,怀着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天子的信任,踏上了东渡的航船,成为了倭国土地上第一批汉人“淘金者”和开拓者。
  
  他们将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建立新的村落、港口,并按照刘盈提供的模糊线索,开始搜寻那传说中的富饶矿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