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得道多助,开采银山 (第2/2页)
消极的抵抗和暗中的械斗几乎瞬间消失——因为所有人都忙着去争取那份能带来温饱与希望的工作名额。
力气被引导向了开山、碎石、搬运、修建矿道等生产性劳动中。
而从大汉本土迁徙而来的百姓,其中不少是退伍老兵或有经验的工匠,则自然成为了管理阶层和技术核心。
他们负责监工、记录工效、传授更高效的采矿技巧、管理工具和物资发放。
汉人的身份和朝廷的授权,使他们拥有天然的权威,而“以工代赈”政策带来的稳定秩序,也减少了管理的难度。
一种基于劳动和报酬的、相对公平的秩序逐渐建立起来,虽然汉倭之间仍有界限,但至少在同一目标下,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
在陈平的周密组织和徐寿的精准指导下,开采工作迅速展开。
汉人负责规划和技术指导,倭人提供主要劳动力。矿坑沿着推测的矿脉走向不断深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和号子声回荡在山谷中。
仅仅过了一个月,在一个夕阳如血的傍晚,位于石见地区的主矿坑深处,突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一名倭人矿工一镐下去,刨开一片岩壁,露出了后面在火把照耀下闪烁着耀眼银白色光泽的矿脉!
那光泽纯净、密集,远非之前零星发现的矿苗可比。
“富矿!是特大富矿!”
经验丰富的汉人矿监冲上前,用手触摸着那冰冷的银色岩石,激动得声音发颤。
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整个矿区,进而传到刘盈的行营。
刘盈当即起驾,亲临发现地。
他深入矿坑,亲手抚摸着那蕴藏着巨大财富的岩壁,脸上露出了自登陆倭国以来最为舒展的笑容。
这不仅是财富的发现,更是他战略布局成功的明证,是对他穿越者知识有效性的最强力验证。
他环视周围激动的人群,包括满脸尘灰的倭人工匠和目光炽热的汉人士兵,朗声下旨:“此山,蕴藏丰饶,乃上天赐予我大汉之瑰宝,亦是我大汉将士用鲜血与汗水换来之土!自即日起,赐名——汉土银山!以此昭告天下,此间一草一木,一石一银,皆归汉土,永为大汉不可分割之疆域!所有参与开采者,无论汉倭,皆按功行赏!”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震彻云霄,汉土银山的命名,不仅确立了大汉对这片土地和资源的主权,更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宣告。
银矿的发现,如同注入一剂强心针,使得整个倭地开发计划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源源不断的白银,将开始流向中原,支撑起刘盈更为宏大的帝国蓝图。
而徐福后人的归附与献图,则为这一切披上了一层天命所归、文化传承的合法外衣,成为史官笔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