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64章 赢粮景从

第164章 赢粮景从

第164章 赢粮景从 (第1/2页)

这是一场近乎于直播的抗洪救灾。
  
  身为国内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沈复兴亲自背着沙包加固河堤,以近乎威胁的口吻警告日寇勿谓言之不预。
  
  麾下,虎贲放下武器参与抗洪抢险。
  
  治下,数万百姓自带粮食工具日夜奋战。
  
  【三杀令】更是让后方的官员恨之入骨!
  
  救援不力者,杀!
  
  推诿不前者,杀!
  
  擅离职守者,杀!
  
  三道命令,三具尸体,沈复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
  
  【万众一心】、【人在堤在】、【国难时刻见忠诚】
  
  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通电支援豫北抗洪的行为,更是让所有人看到了民国26年在淞沪才展示过的民族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以前大家都只是喊一喊救灾的口号,然后象征性发一些救灾粮,然后杀两个贪污的替死鬼就完事了。
  
  现在呢,有了沈复兴这样的表率,各地百姓自然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波兰亡国的新闻冲上了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恐怕这件事情还会被议论很久。
  
  十月五日
  
  漳河洪水水位下降,税警总团组织行舟坐沉于决堤处,洪区水位进一步下降。
  
  这一日老王统计救援百姓数量逾万,另有数万灾民避入安阳等地,但总数也不过3万余人,预计因洪水死亡人数无法估算。
  
  十月六日
  
  波兰在巴黎成立流亡政府,莫斯科与柏林均宣告战争结束。
  
  此役历时36天,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联红军俘虏21.7万人,逃亡10万人。
  
  看着双方公布的数字,委员长只感觉一阵后怕,如果苏德日三国联盟,他不知道自己加入英美法之后是否还能坚持下来。
  
  但此时对于政治极为敏感的委员长还没有做出苏德必有一战的判断,而是在一夜思考后,坚定了苏日必有一战的想法。
  
  不过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国联要举行投票,将莫斯科踢出国联。
  
  如何投票,成为了弱国在这个时期最为艰难的决定。
  
  十月七日
  
  安阳上报,累计接收灾民逾5万,请求驻军维稳。
  
  也是同日,漳河南岸溃堤合拢,洪水进一步退去。
  
  沈复兴借机成立【大名生产建设团】,重庆行政署当天直接批复,中间甚至没有人提出疑义。
  
  十月八日
  
  豫东驻军伪14、15师3000余人叛逃,带着武器向税警2团投降。
  
  豫东民权、睢县爆发起义,2个营的伪军与当地游击队驱逐伪日官员,向税警2团投降。
  
  驻守宁陵的日寇第12中队主动撤出,退居商丘。
  
  至此,民权、睢县、宁陵三县光复,12万百姓重回祖国怀抱。
  
  同日,长沙战役结束,第九战区大获全胜,日寇退出战役发起后占领区,回归原有战线。
  
  也是在这一日,【大名生产建设团】完成报名,最终筛选出精壮。
  
  十月九日
  
  【大名生产建设团】与6万余百姓重回大名,开始清淤复产。
  
  税警6团北出安阳,税警5团北出范县。
  
  两军以左右护卫之势,保护【大名生产建设团】与百姓重建家园。
  
  至此,轰轰烈烈的豫北抗灾工作进入平稳期。
  
  各路农业、水利专家陆续从云南带着学生赶来,这种有补贴、有经费的课外实践,可不是在云南的课堂上对着书本做题目那么简单。
  
  张教授与施教授更是将这次【课外实践】当做这些学生的毕业课题。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们所学的知识,就是要为这个国家服务的!”
  
  十月十日清晨
  
  兰封营、郑县营、开封营等部队完成抗洪抢险任务后整军回师。
  
  原本按照沈复兴的意思,部队早些起来,悄悄离开就是了。
  
  千万不要扰民。
  
  可没想到,不知道哪个傻缺,竟然将部队的行踪泄露了。
  
  内黄城外抗洪营地的官兵们才整队结束,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
  
  居住在卫河边上的十数万百姓自发赶来,站在道路两边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送行。
  
  沈复兴还好,梗着脖子硬撑着没有任何表情。
  
  但从没见过这阵仗的士兵们傻眼了,不光是他们,就连军官们也都傻眼了。
  
  放眼望去,道路两边挤满了送行的百姓。
  
  这可不是出征时来送行的父母、家人,而是素未谋面的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