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138章 归乡路(下)

第138章 归乡路(下)

第138章 归乡路(下) (第1/2页)

归乡路遥遥,来时万里关山,归时孤身一人。
  
  云海下的世界再美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乡。
  
  其实关于沈复兴的独自回返,留下的三人也有过一场辩论。
  
  尤是胡适之带头对狂妄且不知的武夫沈复兴一通批评,差点将他打入旧军阀旧封建思维的代表人物。
  
  特别是沈复兴自来到华盛顿之后半点没有不适应,倒是时常用那些嫌弃的目光看向在他眼中高高在上的人或事。
  
  若是连如此文明发达的国家在你眼中亦是如同粪土,那家乡的那些土坯房,真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年轻人太狂。
  
  狂过胡适之!
  
  宋子文更是坦言:“古今未有之人,我本想说他无知,可偏偏这武勋盖世的维安却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见识。”
  
  “我又想说他不通政治,却能签下这九条合约,远超我等想象,甚至委员长都忍了那《租借法案》的税务稽查。”
  
  “我还想说他狂妄自大,可我却看不到他的倨傲之色,那日机场接风,偏偏对那些留学学子格外上心,似乎在他看来,知识才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
  
  此话一出,胡适之很不满意,颠来倒去,你宋子文这是拿我跟沈维安比较,恶心我呢?
  
  倒是王宠惠力压三人,为沈复兴的此行盖棺定论:“武夫已经做了武夫该做的事情,胡适之,吾等读书人,是不是也该做一些读书人该做的事情?”
  
  只这一句,便让宋子文含笑撤离辩论,自是要看两位文科生如何博弈。
  
  可不曾想,胡适之一听到武夫与读书人,便立刻偃旗息鼓。
  
  便是读书人这三个字,让胡适之有些破防。
  
  少年时,他受到传统儒家教育熏陶,曾自制孔子神位焚香跪拜,视孔子为精神偶像。
  
  不少人在他留美后转向批判程朱理学时,将此事拿来说道。
  
  此事在新文化运动中尤甚!
  
  胡适之自辩聚焦批判宋明理学,而非孔圣本人。
  
  在民国29年,他发表《说儒》开始重构儒学观,开始重回本土文化,那时他已经年逾40,不再是那个受杜威实验主义影响的年轻人。
  
  如今年过50的胡适之听到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回望自己半生,除了革新文学,整理国故,便是那本《哲学史大纲》让他尤为满意。
  
  可生不逢时,外敌入侵,山河破碎。
  
  这种情况下,读书人三个字的含金量便越来越高。
  
  先不去说什么文天祥之类,饶是能为张居正那般续上国祚,他也是想的。
  
  只是这次两国碰面,他胡适之只是拿着那令他蒙耻的【远东恶魔】四处演讲,却是愤恨满腔学问与战略无用武之地。
  
  再想到当年给委员长写信,【抱定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放弃东三省为最高牺牲,为国家争取五十年和平建设时间】。
  
  此事再想来,只是羞愧。
  
  早年间,胡适之求学时的导师杜威乃是与张伯伦一个路数,主张和平、国际法、集体安全。
  
  不能说错,毕竟这在当时的欧洲乃是主流。
  
  否则那挥舞着【厕纸】回到伦敦的张伯也不会得到如同英雄般的待遇!
  
  现在,胡适之奔走于全美各大高校,累计接近400场演讲,让民众看到了一个正在抵抗邪恶侵略的英雄国家形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