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4章 户口

第4章 户口

第4章 户口 (第2/2页)

高羽点点头。
  
  去年初步实行,他也不敢一上来就步子迈的太大。
  
  原本在洛阳阅武场训练的三千士卒全部编为府兵,又从俘虏的流民中,吸纳体格强健者,精挑细选了两千人出来,加在一起拢共五千人转化成府兵。
  
  至于最初的六百名玄甲军。
  
  他们追随高羽南征北战,所立下的军功,怎么可能再让他们从大头兵做起?
  
  起步就是旅帅。
  
  高羽也没有取消玄甲军的编制,反而是将玄甲军扩充到一千人,这就是自己的私军,只不过需要重新培养,不过保留了此前的一批玄甲军骨干,重新培养出战斗力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
  
  目前高羽手下就是一千玄甲军搭配五府,也就是五千人的府兵。
  
  而配给府兵的部曲,一个府兵配三户部曲,部曲也都是此前抓来的流民以及此前世家、豪强们的隐户人口,至于永业田和口分田的比例。
  
  经过高羽跟崔暹等人的商议后,还是永业田要低于口分田。
  
  越高的职级,便能分到更高额度的永业田。
  
  不能一上来就给的太多。
  
  这样能够极大减缓随着府兵数量提升,而手中无田可分的尴尬情况,也能激励士卒们奋勇杀敌,建立功勋。
  
  “这是好事。”
  
  高羽笑道,“今年可以继续扩充府兵的数量。”
  
  对应的勋官体系,高羽倒是有在商量,但却也没有急着提上议程。
  
  眼下又无战乱,待到乱起来后,再提出这一套专门给武夫设计的升职路线,亦可激励其奋勇杀敌。
  
  仅有少部分府兵因为地力贫瘠和没有分到足额田地才需要天策府补发粮食,就证明目前府兵可以自循环。
  
  “先在南青州设立折冲府。”
  
  南青州算得上是地广人稀,因为此前南青州是前线,但随着徐州被大魏拿回来后,南青州就不再是对抗南朝的第一线。
  
  此前经历战火洗礼。
  
  人口稀少,地却很多。
  
  对高羽而言简直就是一块宝地。
  
  那边没什么世家,多为豪强,软柿子罢了。
  
  “徐州也可以先去摸一下大概的情况,兖州也摸一摸情况,但不要有进一步的行动。”
  
  徐州的阻力注定不会太大。
  
  虽说上一次北伐大败而归后,南梁在边境安稳了许久,但徐州终究是对抗南梁的第一线。
  
  那边的豪强、世家有着强烈的‘自保’意愿,高羽便可以做的稍微过分一点,让他们吐出来更多的利益。
  
  兖州的话,只能徐徐图之。
  
  高羽也不着急。
  
  只要在青州打好了根基,自己的势力不断的提升,有着成熟的经验和管理体系在,后续的动作就会加快许多。
  
  “将军……”
  
  杨愔迟疑片刻后提醒道,“此前将军去南青州清查人口就已经招致非议,还是先请示陛下吧?”
  
  “陛下虽然只让我都督徐、兖、青三州之事,然我是陛下敕封的东道大行台,不必计较小人之言,我自会上表向陛下言明实情。”
  
  “是。”
  
  高羽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还有,此前我所说的,开设学校,招收府户适龄孩童入学。”
  
  “将军……此事耗费甚大,需从长计议。”
  
  “可以先只在东阳城近郊推广,我会拨付一笔钱财到天策府。”
  
  “是。”
  
  高羽并不需要所谓的治国之才,治县之才都不用。
  
  他需要的是一批基层的小吏。
  
  甚至都不需要认识太多的字,能帮助他日后将农业播种技术推广下乡,让乡间的自耕农们听懂,听明白就行。
  
  这也是他普及教育的第一步。
  
  从府兵内部开始,先设立一个框架,一个雏形。
  
  至于后面?
  
  等自己到了更高的位置,有了更大的权力和势力之后再说。
  
  一切都交代下去后。
  
  高羽将木兰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下月忙完农活后,我会分批次检阅府兵的武艺,全军会操也不能落下。”
  
  目前折冲府的数量少,天策府直接管理尚可。
  
  待到折冲府的数量变多之后,左后卫将军之类的职务也迟早会设立出来。
  
  “将我的话传给每一名士卒,地给他们分了,部曲也分了,不少人还靠着此前积攒的军功得到了牛羊、马匹,但谁若是荒废了武艺,考核不过关,那就滚蛋!把位置让出来。”
  
  五千府兵,相当于高羽人为的创造了五千个‘小地主’出来。
  
  这是激励,但不是让他们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喏!请将军放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