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要我学魏武? (第2/2页)
但仍旧硬着头皮许以高位,不就是因为血亲是最为值得信赖的同盟关系,六镇的人能力确实强,但野心也大,让野心勃勃之辈身居高位,那不是进一步滋长其野心?
“还是人手不够。”
高羽叹了口气,“若是能多几个似遵彦这般的大才。”
“将军……其实还有一个法子。”
杨愔迟疑了片刻后提议道,“我亦知将军有所顾虑,不敢大规模启用本地的世家之人,其实将军可以对寒门之人大行方便,又或是大族的旁支。”
寒门就是已经门第落魄者。
大族的旁支,其实也可视作寒门,身为旁支哪来那么多资源供应自家后辈?
寒门之子想的是光耀门楣,重塑祖上荣光。
大族的旁支之人,大多想的是靠自己来光耀门楣,将主家的风头给压下去,不一定所有人都会这么想,但有这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这类人天然不会跟世家大族走到一起。
“如魏武一般的‘唯才是举’?”
杨愔点点头。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人品、德行?
仓廪实而知礼节,就眼下这世道,也就别对个人的品行、操守有太大的指望。
能识字,能帮忙处理政务,就破格提拔,先将要做的事情做好,至于品行、操守?
等到腾出时间,腾出手来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甄别即可。
“我又何尝不想这般?”
高羽哪能不知道‘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么简单的道理?
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制定的各项政策推行下去。
招收进来的人,即便是品行不佳,也不会身居高位,都是一些中低层的小吏,造成的破坏有限。
但高羽跟曹操不一样。
都大权在握。
但曹操手上握着天子,人家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是在帮汉献帝挑选‘大汉忠臣’。
高羽没法这样做。
高羽还广纳人才,怎么想造反啊?
他前脚这样做,后脚尔朱荣就会让人在太极殿内上奏,说自己有不臣之心。
元子攸就算是想包庇,都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反驳尔朱荣的言论。
现阶段高羽可以在某些方面有魏武风范。
但也并非能完完全全的照着学。
“我若这般行事,朝廷之人会如何看我?陛下会如何看我?”
“不过……遵彦一席话,倒是令我茅塞顿开!”
高羽猛的一拍手!
“谁说府兵就一定得是身强体壮的骁勇之士?”
“将军您的意思是……”
杨愔脑子转的很快,他顿时心领神会,猛的抬头看向高羽。
高羽笑着说道,“没错!遵彦你帮我书写一封公文,传往青州那边,能识字者亦可被选为府兵,能工巧匠也可入选府兵,对了,就说日后提拔,优先考虑识字者。”
他确实没法给官职。
但府兵这玩意,名义上算做是天策府的私兵,以这样的方式应当能有一定的效果。
同时高羽也不忘用升官的方式来激发府兵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就一条。
识字者,优先升官,就足以让府兵们自发的去主动学习认字。
战场厮杀得到的军功也可升职,但刀枪无眼,若是哪天折在沙场上,还怎么过这么好的日子?
学习识字虽然痛苦,但好歹没有性命之忧。
更何况,目前压根就没有战事,即便是想要通过杀敌立功也没有这个机会。
但学习识字就能升官,这可是摆在眼前的机会。
识字者不需要上阵杀敌,在军中任参军即可,负责军中的行政,文书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