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1/2页)
看着面前眼眶通红,情真意切的元善见。
高羽都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若自己真的一辈子安安分分的当大魏之臣,难不成也能成为后三国时代,阿斗跟丞相的一段佳话?
不过这种想法转瞬即逝。
开什么玩笑。
权势到了高羽这个地步,只能是继续向前,往后退一步或者站在原地停滞不前,最终的结果都是跌入万丈深渊。
身后的人也会一直推着他继续往前更进一步。
诸葛武侯能名留青史,是因为历史上几乎就这么一个孤例,诸葛武侯与汉昭烈帝君臣相知,两不负。
甚至就连霍光这种都少。
更多的是王莽这种直接取而代之。
霍光不更进一步,是大汉养士百年,且刘氏皇帝的神圣性在当时还很高,他可以换刘家其他的人当皇帝,别人不会反对,但若是敢自己取而代之,立马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大魏气数已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无论是高羽,还是尔朱荣最终击败对方,一统北境,立下不世之功后,立马就会‘三辞三让’,改朝换代。
“陛下,此去臣不破贼军誓不还朝!还望陛下多多珍重,朝中之事可多向尚书令,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请教……”
“丞相!!”
“陛下,保重!”
说罢,高羽便转身离去,随后又翻身上马。
恰逢一阵呼啸北风吹了过来,吹得高羽身后的红色大氅迎风展昭,而在其身侧,府兵们一脸肃杀之色,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行进。
长长的队伍,如蜿蜒的巨龙,一眼望不到头。
元善见并未第一时间回城,而是带着文武百官在原地停留了许久。
旁边行进的大军队列依旧望不到头,不过已经没了府兵的身影,乃是一辆辆装满了甲胄、箭矢等军用器械的马车。
“陛下,风大莫着凉,还是先回宫吧。”
高欢上前一步劝说。
元善见这才收回自己的目光,转身回城。
文武百官们这也才跟着陆陆续续进城。
高欢则留到了最后,回头望去,再也看不到那一抹显眼的‘红色’,不由叹了口气。
他很清楚,想要得到天下,这该受的罪就不可避免。
就如他此前差一点丧命于贺拔胜之手一样。
自古便有鲤鱼跃龙门可化龙的传说,然……真正化龙的又有几人?
多少鲤鱼死在了跃龙门的这道坎上。
这坎别人没法帮忙,只能是自己咬着牙,硬着头皮去闯。
跨过去后。
那便化龙,天地之间任遨游。
“二郎,望你能得胜归来。”
……………………
洛阳。
天柱大将军府,也是丞相府。
眼下也是‘东西魏’对峙,两边的情况大差不差。
高羽拥立的元善见是个傀儡,尔朱荣拥立的元恭也是个傀儡,真正的朝堂之事压根就不会留到朝会上去议论。
都是在丞相府内,尔朱荣带着自己核心圈层的人商量好了之后,再去朝会上走个流程。
今日尔朱荣将众人都召集前来。
“邺城传来消息,莫贺咄从各地征调府兵三万余,算上辅兵拢共十万之众,已经全军开拔前往建州,看来他的目标是河内郡,想要夺得河内郡后,进而掌控黄河北岸。”
尔朱荣面色凝重。
其他人一听也不由大惊失色!
十万,听起来好像也不多。
当年葛荣纵横河北之地号称二十万之众,南梁北伐联军更是浩浩荡荡三十万之众,这数字听起来更震撼。
但跟高羽交手多年,尔朱荣及其麾下之人都很清楚。
高羽麾下士卒的数量跟正常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高羽麾下的府兵,尤其是山东的精锐府兵,各个都是以一当十之辈,多年的锤炼,让他们的杀人技艺已经炉火纯青。
就连辅兵,也都战斗力彪悍。
“这么大的手笔?”
王相忍不住苦笑,“如此寒冬,却兴师动众,看来莫贺咄此番对河内郡志在必得。”
众人都是知兵之人,都很清楚冬天用兵的成本有多高。
这背后显露出,高羽的底子有多扎实,若是没有充足的准备,又怎么敢在冬天动兵?
“并非这十万之众啊。”
苏绰叹了口气,“河东、并州上党郡、荥阳城外还有三路大军,作为牵制。”
尔朱荣一开始没想到高羽这么大的手笔,对于守住河内郡还挺乐观的。
洛阳东边。
有荥阳、成皋(虎牢关)在手,只需要很少的兵力便能坚守,若河内郡扛不住了的话,完全可以从这边抽调兵力,走河桥北上过黄河前去支援河内郡。
并州上党郡也可以调遣精锐走太行陉南下,在高都驻扎,随时可顺着丹水一路南下前去解河内郡之围。
但高羽将他这些路全都给堵死了。
眼下上党郡面临被围困的风险,若是从晋阳调兵南下,那么高羽肯定就会让肆州的兵前去围困晋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