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445章 李世民:朕不复辟

第445章 李世民:朕不复辟

第445章 李世民:朕不复辟 (第2/2页)

玄奘回道:“陛下能从佛法悟治心,正是佛缘深厚。贫僧以为,帝王治世如法师修行,需‘明心见性’。”
  
  “明民心之性,见天下之性。太子新政重实务,是明民心需衣食;陛下弘佛法,是见天下需教化,本就是一体两面。”
  
  李世民抚掌大笑:“说得好!”
  
  “太子管‘衣食住行’,朕管‘人心教化’,父子俩倒也分工明确。”
  
  “法师放心,大慈恩寺的事,朕这就命人动工,所需银钱从朕的私库出,不用汇通司拨款,免得太子为难。”
  
  李世民的私库虽然被太子拿走不少,但哪怕余下两成,那也不是个小数目。
  
  之所以用自己的私库,是因为他知道太子虽放权了一些,却在意国库用度,用私库既能成事,又不给太子添麻烦,正是帝王的权衡之道。
  
  两人从正午谈到日暮,菩提树叶的影子转了半个圈,炼丹炉的药香与经卷的墨香交融在一起。
  
  李世民聊起当年征战时的“杀心”,如何被佛法的“慈悲”渐渐化解。
  
  玄奘说起西行路上的艰险,如何靠“信念”与“善缘”化险为夷。从“色空不二”到“道法自然”,从帝王心术到众生苦乐,竟无半分隔阂。
  
  临别时,李世民将一串亲手盘的菩提子念珠赠予玄奘:“这串珠子随朕多年,见惯了刀光剑影,如今送给法师,让它听听佛经,也沾些慈悲气。”
  
  玄奘接过念珠,回赠一本手抄的《心经》:“愿陛下常念此经,心得自在。”
  
  看着玄奘远去的背影,李世民站在菩提树下,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一片澄澈。
  
  他知道,自己虽不再是权力巅峰的帝王,却能用另一种方式守护这盛世。
  
  就像玄奘西行求法,不为个人名利,只为佛法流通。
  
  他建寺弘法,不为夺回权力,只为让这大唐的天空,既有新政的暖阳,也有佛法的清风。
  
  而太极宫的李承乾收到内侍文忠禀报“陛下欲为玄奘建大慈恩寺”时,只是淡淡一笑,对杜荷道:“父皇高兴就好,拨些匠人过去,别让工程拖沓了。”
  
  他明白,李世民的这份“弘法心”,亦是盛世的一部分,无需阻拦,自该成全。
  
  是夜。
  
  大安宫的夜来得早,烛火将李世民的身影投在屏风上,他正对着丹炉里的药火出神,案上摊着玄奘刚送来的《维摩诘经》,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檀香。
  
  内侍张阿难进来禀报:“陛下,英国公李勣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李世民抬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让他进来吧。”
  
  李勣身着朝服,虽赋闲在家却依旧身姿挺拔,捧着密疏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免礼。”李世民指了指对面的蒲团:“深夜来见,定是有要紧事?”
  
  李勣将密疏呈上:“侯君集近日派人联络老臣,说想聊聊‘玄武门旧事’,撺掇老臣与他一同请陛下复辟,还说要以‘太子新政过激’为名号召勤王。老臣不敢隐瞒,特来禀报。”
  
  李世民接过密疏,划过“复辟”二字,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他缓缓读着,屏风上的身影随着烛火轻轻晃动,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勣垂首侍立,能听见陛下摩挲密疏的细微声响,那声响里藏着说不出的寒意。
  
  “侯君集……”李世民放下密疏,声音里带着几分嘲弄,几分叹息。
  
  “当年玄武门的刀光剑影,他倒是记得清楚。可他忘了,当年跟着朕杀李建成、李元吉,是为了终结兄弟相残的乱局。”
  
  “后来跟着太子逼宫,是他自己选的路。如今失了势,就想学狗掀门帘,凭着一点旧功就想搅乱天下?”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天边的残月,语气里满是失望:“朕还记得武德九年,他随着朕,眼里的光比刀还亮,说要‘为陛下扫清障碍’。”
  
  “那时候的侯君集,虽鲁莽却有血性,可现在呢?”
  
  “不过是个贪恋权位的庸人。”
  
  “太子不用他,不是薄情,是他真没那个本事。”
  
  “他连吏部的考核章程都看不懂,留着他何用?”
  
  李勣低声道:“陛下所言极是。侯君集只看见自己的委屈,却看不见太子新政下,江南税银月增三成,西域商路畅通无阻,百姓早忘了什么‘复辟’,只念太子的好。”
  
  李世民转过身,月光照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添了几分沧桑:“他更不懂朕。”
  
  “朕若想复辟,当年太子逼宫时,何必要退居大安宫?朕戎马一生,杀过兄弟,逼过父亲,难道还要再从儿子手里抢权,让大唐沦为天下笑柄?”
  
  “他以为朕稀罕那把龙椅?如今玄奘法师陪朕谈禅,丹炉里的药香比朝堂的火药味好闻得多。”
  
  说到这里,李世民眼中浮现一丝冷意。
  
  “朕当年说他‘勇冠三军’。现在看来,勇是有,却没脑子。他以为朕退居大安宫,就成了他手里的棋子?以为你李勣会跟他同流合污?真是蠢得无可救药。”
  
  李勣问道:“那此事……”
  
  “你做得对。”李世民打断他,将密疏折好递给李勣,“这东西你不用给朕,直接交给太子。告诉他,侯君集是他当年保下来的,如今也该由他处置。”
  
  “朕只有一句话,别让天下人说大唐容不下功臣。”
  
  李世民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毕竟……他也曾是跟朕走过玄武门的人。当年的情分,给他留个全尸吧。”
  
  这句话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仿佛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旧物。
  
  李勣躬身接过密疏,心中了然。
  
  陛下对侯君集的最后一点念旧,也随着这声叹息烟消云散了。
  
  “老臣遵旨。”
  
  李世民挥挥手,重新坐回案前,拿起《维摩诘经》,目光落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上,声音轻得像一阵风:“去吧。让太子安心处置。”
  
  李勣离开后,李世民再次深深叹息。
  
  这声叹息里,有对旧臣堕落的惋惜,有对权力轮回的感慨,却唯独没有半分动摇。
  
  属于他的时代早已落幕,而侯君集的挣扎,不过是为这盛世添了一段不值一提的笔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