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娱乐圈和警视厅的权力变更! (第2/2页)
原来该机构想要通过一部分杠杆和明和银行暴雷来撬动日本财政现有的无限发债无限贬值无限加税的循环,通过制造市场对财政破产的不安来诱导国债贬值,以做空日元和国债狠狠地爆这个国家的大米。
这次的案件确实要归功于柏木仁反应快,这家伙在上杉宗雪不在的时候第一时间无证据就判断是他杀,并立即根据嫌疑人的人际关系和职位锁定了他肯定是泄露并参与了这个计划,随后再通过人际关系和搜查二课的协助在千钧一发之际控制住了重大嫌疑人大谷泰史。
大谷泰史是南韩人,本命叫做金泰祥,差点就给这家伙跑了,当柏木仁抓住他的时候,他本来已经以“家人生病准备回首尔探亲”为理由准备起飞离境了。
事后参与这个案子的所有人都得到了警视总监赏。
上杉宗雪确实不太懂金融这一块,也顺势对柏木仁为首的特搜本部众人表示了祝贺。
虽然他在这个案件中没有立下什么功劳,但是作为特命系成员的他依然受到了嘉奖。
没想到我也有蹭功劳的一天?上杉宗雪笑笑不说话。
而另一个重大收获则是关于特命系的正式设立。
小野田内阁官房长没有食言,皇居案结束后,内阁正式通过决议,承认并正式授予警视厅刑事部组建搜查一课特命系的决议,并由渡边美波担任管理官,冈田将义任系长,上杉宗雪任首席。
这等于是进一步强化了特命系的合法性,并由内阁亲自背书。
虽然在这之前,特命系就已经存在了并得到了警察厅方面的认可,但其本质上还是警视总监渡边英二通过行政命令设立的内部部门,一旦离开东京都这个警视厅管辖的范畴,特命系理论上便不再受到其他警察机构和承认。
理论上来说,如果警视总监换届,下一个上来的警视总监不喜欢,把特命系撤了解散掉,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而内阁会议则是基于国家层面的政治决策,象征着特命系的存在已经是由国家最高机关进行的背书。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无论警察厅长官和警视总监怎么换,特命系都只能由内阁反向议案撤除,不可能再被轻松解散了。
所以虽然都叫特命系,但是这个特命系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特命系了。
举个例子。
汉昭烈帝刘备本人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官职是什么?
不是汉中王,不是季汉皇帝,更不是什么平原令、安喜县县尉。
刘备给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官职爵位是: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
这个头衔刘备用了半辈子,为什么?
因为这一串头衔是朝廷正式授予,文书加盖传国玉玺的!是名正言顺拥有国家最高权力官方背书的!
所以刘备半辈子一直都是用这些称号,公安这个地名就是这样来的,人人路过刘备之处都会问“左(将军)公安?”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成了“公安”。
同理,关羽投降曹操后,对曹操其他的奖励和金银都不怎么在乎,但是事后关羽永远都强调自己是“汉寿亭侯关羽”也是一个道理!
因为这是真真正正的官方正式册封,不是什么“自称”“自表”“互表”的!
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司马懿指洛水为誓之前,古代人是非常看重这个的!
正所谓名正,才能言顺。
这也是为什么后面刘备自称汉中王受一些人诟病也败坏路人缘的原因,因为他既不是朝廷亲封,也不是近支宗室皇帝亲子,更非诸侯王嫡长子,仅是隔了十八代都隔到西汉去了的超级小宗宗室,是没有理由和身份自称为王的,若是想要模仿窦融模式(即多位同级诸侯一齐推戴),也仅有一个马超勉强算是诸侯(但马超的征西将军也是自称的,但依然在劝进表中排名首位,可见马超身份的含金量)。
而同样这样自己操作把自己晋升为王的,汉朝历史上另外两个人分别叫做曹操和王莽(刘秀的王可是更始帝亲自封的)。
孙权则更尴尬,刘备自称汉中王时,他的官方身份居然还只是个杂号讨虏将军和吴侯,难怪后面宁愿投降曹丕也要当大魏吴王,因为无论如何至少我这个吴王可是朝廷正式册封盖玉玺手续完备!
赢!
这就是名正言顺的含金量。
否则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孙权为行车骑将军,孙权表刘备为大司马,但你看他们事后敢拿出来用么?还不是继续用左将军和吴侯的名号?
经过内阁决议,特命系的体制算是彻底固定了,更是为未来的进一步升格部门做好了准备。
看来幕后有不少大手发力了。
见到特命系已经得到了内阁的官方背书,不少警界大佬如是想到。
看来还有人想把自己的孩子塞进来……
不过随着特命系正式受到内阁官方承认和背书时,《周刊文春》爆出的一起独家消息瞬间引来了全社会的注意!
《【独家】某东京大学在读学术精英与警视厅近期某位风云人物持续热恋中,存在严重不伦嫌疑?!》
上杉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