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没关系的 (第2/2页)
田安又道:“蒙恬回了家中,现已入夜,多半是在处置家事。”
扶苏退出章台宫让人关上了门,吩咐道:“收拾好这里,明天国事依旧。”
“是。”
殿前的内侍躬着身子回道。
扶苏与田安回到高泉宫,见到了正忧心的妻子。
也见到宫内的那群鹿,它们依旧很悠闲。
看着妻子忧心的目光,扶苏道:“没事了,一切都好。”
王棠儿点头道:“父皇他……”
“父皇没有病重,在骊山还有很多人照顾父皇。”
“公子就要……”
她话还未说完,扶苏道:“我就要成皇帝了。”
王棠儿的神色没有高兴,而是看着眼前的丈夫神色又多了几分担忧。
扶苏道:“记得刚成婚的时候,你总是问田安我要忙到什么时候,恐怕将来我要为国事忙一辈子了。”
“我为公子看好这个家,看一辈子。”
田安已走入了大殿内。
这位老人家多半要看着华阳太后的灵位说一晚上的话了。
深夜,扶苏坐在殿内,打开老师留在这里的书信。
这卷书信看似早写好的,来咸阳时才让人送入宫中。
扶苏打开这卷书信,看着淡黄纸张上所写的字迹,这些字迹所写的是老师的生平,以及当年他从稷下学宫开始磕磕绊绊的人生。
老师的这一生并不顺利,尤其是与韩非相比。
韩非是韩公子,因此韩非拥有着十分优渥的条件。
而老师只能靠着他自己一步步走来,同时为荀子的弟子,老师确实嫉妒过韩非。
在老师学成之后,列国相互征伐,得知当初秦国相邦吕不韦招收门客,觉得无处可去的老师就想着来秦国。
正巧,当初李斯看不上当年的列国的文人,而列国的文人也看不惯当初商人出身就成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
真要深究,老师为何会来秦国,大抵是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直到老师见到了秦王政,见识了秦王政的手段与果决,他才觉得机会到了。
看罢书信,扶苏也没有看到韩非的死因。
扶苏觉得,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知道韩非的死因了。
收起这卷书信,扶苏将其放在了书卷的纸张间,再将这卷书放在了书架上。
今夜过去,直到早晨群臣已站在了宫门前,准备今天的廷议。
得知皇帝病重之后,群臣先有担忧,可昨天傍晚又来了旨意,说皇帝病重已不能理国事,命公子扶苏过了冬至就登皇帝位。
若是公子明确地说今天不用廷议,那倒罢了。
可既然公子没说不用廷议,那么群臣必须准时站在宫门前。
除非临时又有消息送来。
陈平嘴里还在吃着饼,一边赶着来到宫门前,明明距离早晨的廷议还有一会儿,却见众人都来得很早。
已有不少人在议论昨天的旨意了。
这些议论声陈平听在耳中,心中是很高兴,他又一次选对了,公子扶苏就要成皇帝了。
哪怕公子扶苏主持国事以来尤为严格,将来成了皇帝恐怕会更严酷,可众人依旧是高兴的。
真要说原因,大抵是觉得公子扶苏行事公平,众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足够了。
陈平又听到冯劫与右相的话,廷尉冯劫的说话声很低,陈平听清楚了。
廷尉说在冬至之前,有很多国事要忙,尤其是公子即位之前,今年入冬时节的事还未安排好,又要准备公子扶苏的即位大典。
闻言,陈平了然,看来众人高兴的还是太早了。
章邯早早就来到了咸阳宫前,今天是他护送皇帝西巡而来,正式任职的第一天。
站在宫门来回踱步,眼看东边的太阳照在屋檐上,城墙上的内侍高声报着时辰。
时辰到了,章邯示意打开宫门,群臣这才三三两两走入宫内。
今天的廷议与往常没有区别,公子扶苏依旧站在群臣前,听着九卿禀报着国事。
廷尉冯劫稍稍看了眼公子的神情,见到公子神色凝重,似有很多心事。
主持国事这么多年,对公子而言,都习以为常了,就算成为了皇帝,将来新皇帝的生活该也会如此。
此刻的华阴县,正值早晨学子们刚赶到书舍读书的时辰,司马欣早早就来到了华阴县。
辛胜拄着拐杖站在屋外,见到了来人笑呵呵道:“你怎来了?”
司马欣道:“昨天有皇帝旨意送到咸阳,皇帝如今在骊山病重,命公子扶苏在冬至后的新年即位。”
闻言,辛胜几乎没拿住拐杖,也差点跌倒,抓着司马欣的衣袖问道:“皇帝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