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48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第248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第248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第1/2页)

“这是?”
  
  苏泽坐在杨思忠的公房中,将吴绍祖的信件抄本递给了杨思忠。
  
  “大银台,这是登莱涂巡抚遣快使,送来的琉球通政署吴主司的密信抄本,吴主司的密报过两天应该就能送到京师了。”
  
  杨思忠的脸色严肃。
  
  吴绍祖是他的手下,琉球通政署也是通政邮递司上奏请求设立的。
  
  可吴绍祖还没上任,就出现这样的问题。
  
  但是,杨思忠更多的是庆幸。
  
  庆幸吴绍祖是个谨慎的人,还没到琉球就发现了端倪。
  
  如果等吴绍祖等人羊入虎口,琉球通政署真的被倭人控制,那通政邮递司可真的成了笑话了。
  
  紧接着杨思忠就是愤怒。
  
  倭人狼子野心,竟然连大明的特使都想要囚禁控制!
  
  杨思忠看向苏泽问道:
  
  “苏翰林有什么看法?”
  
  苏泽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就一个字:“打。”
  
  杨思忠看向苏泽,他又犹豫起来。
  
  没办法,东南倭乱对于大明影响实在是太大,以至于凡是经历过的大臣都留下来心理阴影。
  
  东南抗倭,几乎将整个大明的经济中心给打烂了,倭乱持续那么多年,朝廷搭进去多少人力物力。
  
  可最后的结果,也只是驱逐了这些倭寇罢了。
  
  在大明烧杀掳掠的倭寇,就只是倭国的浪人,以及伪装成倭寇的大明海盗。
  
  从结果上说,胡宗宪领导的平倭战争,都没有能对倭国产生什么影响。
  
  而这一次控制琉球的倭人,显然也不是普通的倭人。
  
  杨思忠消息灵通,也知道倭国如今处于乱世,地方领主号称“大名”,割据一方。
  
  能够将手伸进倭国的,自然也是“大名”一级的倭寇领主。
  
  如果要开战,那就是和倭寇本土的势力开战。
  
  如果战事扩大,再演变成东南倭乱那样的结果,任何一个大臣都是承担不起这样的政治后果的。
  
  所以苏泽提出要用武力,派遣舰队前往琉球,驱赶占据琉球的倭人势力,就连通政使杨思忠也都犹豫了。
  
  看到杨思忠的表情,苏泽心道果然如此。
  
  自己的猜测没错,众臣都被倭乱吓到了。
  
  这种吓到了,并不是因为倭人强大。
  
  就比如你是个好汉,有贼人惦记你家的财产,正面作战你当然能打得过贼人,可贼人日日夜夜盯着你,专门等你不注意的时候动手。
  
  这时候你就是再强壮,也怕被贼惦记着。
  
  倭寇就是这样,他们藏在大海另一边,本身就是烂命一条。
  
  他们滋扰海域,抢夺大明的村落,只要能成功一次就是大赚。
  
  如果失败,那死了就死了。
  
  苏泽说道:
  
  “大银台,倭人是畏威而不怀德,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倭人反而会得寸进尺。可如果我们大明表现出强硬来,倭人反而会因为大明的强盛而臣服。”
  
  这个理由自然不足以说服杨思忠。
  
  苏泽也明白,这些是不足以说服杨思忠的,由此可见,想要对琉球动兵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但是苏泽也不是要杨思忠战队表态,他接着说道:
  
  “大银台,琉球的事情,苏某自然会上书,但是有一件事,关系通政邮递司。”
  
  听到苏泽这么说,杨思忠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说道:
  
  “请讲。”
  
  苏泽说道:
  
  “吴主司说,这些倭人潜藏在京师,刺探我大明的情报。”
  
  杨思忠有些不解的说道:
  
  “这件事自然有锦衣卫处理。”
  
  苏泽说道:
  
  “京师的倭寇探子,自然应该由锦衣卫处理,但是这些倭寇胆敢假扮使团潜入京师,那在其他开海的港口呢?朝鲜呢?”
  
  “锦衣卫可管不了这些地方的事情。”
  
  锦衣卫原本就是御前仪仗机构,但是随着皇权的延伸,逐渐成为了司法和侦查机构。
  
  但是大明锦衣卫,也绝对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的严密情报机构,实际上锦衣卫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京师。
  
  除此之外,在特殊情况下,锦衣卫也有外派的刺探军事情报的职能。
  
  但是就和京师官员都不愿意离开京师一样,锦衣卫也不愿意离开京师。
  
  锦衣卫在地方上的势力很弱,如果遇到大案,都要京师派人下去办理。
  
  苏泽继续说道:
  
  “如果等锦衣卫派人,再从地方上开始侦查,倭人早就跑了。”
  
  “而沿海港口、重要城市、包括朝鲜,都有我通政司的经历所。”
  
  “既然如此,何不交给经历所,调查倭国细作?”
  
  这下子杨思忠的脸色变了。
  
  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抵抗扩权的诱惑。
  
  通政司能从九卿衙门靠后的衙门,变成如今仅次于六部的第一梯队,就是通政司改为通政邮递司,掌握的权利扩张了。
  
  部门权利的扩张,杨思忠这个通政使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但是现在的通政邮递司,主要的权力还是比较虚的。
  
  地方驿站、公文递送系统,再加上地方通政署的耳目作用。
  
  苏泽掏出一份奏疏,递给杨思忠。
  
  《奏请通政司兼领海疆谍报事疏》
  
  只见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臣闻夷狄豺狼,畏威而不怀德。近察东南诸藩,倭人狼顾鸱张,阴遣细作混入琉球贡使,潜踪畿辅,刺探军机。”
  
  “甚者欲劫持天朝命官,伪传政令,其心可诛!此獠不除,非惟海疆不靖,更恐九边机宜、京营戍卫皆为所窥,动摇国本。”
  
  这一段是文官一贯的套路。
  
  苏泽接着写道:
  
  “稽之旧制,锦衣卫职司侦缉,然其耳目囿于京畿。今开埠诸港、朝鲜属邦,倭谍横行如入无人之境。”
  
  “地方有司或职非专责,或力有不逮,往往坐失战机。”
  
  “臣观通政邮递司经历所布设州县,星罗沿海,本为朝廷耳目。倘假之以稽查奸细之权,则倭寇动向可旦夕达于天听。”
  
  苏泽紧接着写道:
  
  “凡开埠港口、属国通政署及地方经历所,得稽查外藩奸细,录其形貌行止飞报京师。”
  
  “遇可疑之人,许会同地方兵备道拘询,然不得私设刑狱。”
  
  “凡涉军国重务之谍报,直送通政使司密奏,勿经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