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01章 龙颜大悦!

第301章 龙颜大悦!

第301章 龙颜大悦! (第1/2页)

这一期武监其实也只有三百多人,还要分成步兵、骑兵、炮兵三个科,如果只是三百人站在校场上,实际上也没几个人。
  
  所以在上个月,徐文壁就提出了建议,骑兵科和炮兵科就算了,他以自己五军都督的名义,从京营抽调了精锐两千人,交给步兵操练列阵。
  
  说是列阵,其实就是训练走步。
  
  如果只是列队训练,其实一个月就能有不错的成效,看前世大学生军训就知道了。
  
  一个月时间,这些京营士兵也能列出整齐的方阵。
  
  成衣坊自然也没有办法给他们制作军服,所以他们穿的还是大明旧的棉甲。
  
  不过在每一个方阵中,都有一个身穿蓝色军官服饰的武监生,这整齐的方阵也让阅兵台上的君臣眼睛一亮。
  
  徐文壁一声令下,首先是步兵方阵开始经过阅兵台。
  
  因为时间仓促,所以只操练了齐步走,每一支方阵边上都有武监军官吹着哨声指挥,等到经过阅兵台的时候,武监军官则会对着台上大喊: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皇帝脸上挂满笑容,他则会回一个“朕躬安”。
  
  站在皇帝身边的群臣也陪着笑容,而躲在角落的苏泽,看着骑马的徐文壁,只能感慨果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
  
  这位定国公徐文壁打仗也许不行,也没有什么政务能力,但是搞这种大型典礼还真是一把好手。
  
  就别说这战斗力,就说这阅兵好不好看吧!
  
  也难怪他在原时空,主持隆庆万历两朝的祭祀,活生生的靠着祭祀混到了三公的位置上。
  
  在大明朝,就算是勋臣,生前能授予三公的也没几个。
  
  等步兵方阵过去后,接下来就是炮兵了。
  
  炮兵班是人数最少的,但是人少没关系,徐文壁征调了大量的骡马,只看到一群骡马拉着各种大炮进入校场。
  
  苏泽对徐文壁也是佩服极了,为了凑数,徐文壁不仅仅拉来了京师炮厂的新式火炮,还拉来了佛郎机炮和大将军炮这类的古董火炮凑数。
  
  但是别管是不是凑数的,这些骡马拉着各式各样的火炮经过校场,还真有一种唬人的感觉。
  
  隆庆皇帝看完也是龙颜大悦,这阅兵台上也只有少数大臣能认出火炮的型号,反正就是我大明的神兵利器,拉着过场就行了,你就说威猛不威猛吧!
  
  隆庆皇帝又对左右说道:
  
  “昔日太祖阅神机营,也不过如此?”
  
  这时候站在角落的苏泽反应最快,他立刻说道:
  
  “请陛下仿效太祖,赐此军营号。”
  
  兵部尚书曹邦辅看向苏泽,赏赐营号就是要编练新军了,你苏子霖露出马脚了吧!果然武监就是要绕过兵部!
  
  但是可是此刻曹邦辅也没办法,皇帝正在兴头上。
  
  隆庆皇帝想了想说道:
  
  “就叫武威营吧。”
  
  苏泽连忙说道:“臣替炮兵科诸生,谢陛下隆恩。”
  
  骑兵和步兵可以分散使用,但是炮兵不行。
  
  苏泽早就有筹建专门炮兵的想法,正好乘着阅兵的机会让皇帝开了口。
  
  等到骡马喧天的炮兵过去,接下来就是骑兵了。
  
  群臣都看向校场远处,两支骑兵部队分别在两边立马列阵。
  
  这时候司礼监的大太监李芳给皇帝递上望远镜,又有太监们给其他众臣也送上望远镜。
  
  李如松和朱时坤此时也紧张起来,但是随着军令下达,他们的紧张感也消失了。
  
  “上马!”
  
  马侧的骑兵整齐划一的翻身上马,引起了阅兵台上的赞赏声。
  
  两个班的骑兵分列两边,相向列阵,李如松和朱时坤立马在队伍正前方,两人默契的同时抽出配剑。
  
  “全体都有!冲锋!”
  
  两个班的骑兵开始相向冲锋,只看到两阵骑兵都迈着整齐的马步,先以慢步开始向前。
  
  “快步!”
  
  随着一声命令,骑手开始切换马步,骑兵们开始加快速度。
  
  阅兵台上的欢呼声,基本上都是外行看热闹。
  
  但兵部尚书曹邦辅是懂行的。
  
  骑兵冲锋列阵,这是相当精锐的骑兵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些武监生还不到一年,竟然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而且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操典,这些骑兵各个人马合一,都能按照同样的节奏前进!
  
  曹邦辅曾经担任过蓟辽总督,他在蓟辽也没有见过这样的骑兵!
  
  战马踏地声如闷雷,而随着两支骑兵越来越近,阅兵台上的众人也都紧张起来。
  
  “跑步!”
  
  两支骑兵竟然还在这个时候提速,这下子就连曹邦辅都紧张了,这样高速运动的骑兵对撞,那不死也要伤残了。
  
  “转!”
  
  随着两名班正一声令下,两班的骑兵分别开始右转,两支骑兵就这样擦身而过。
  
  阅兵台上爆发出雷鸣的欢呼声。
  
  就是再不懂行的人,也知道刚刚这场冲锋的难度。
  
  观礼勋贵们目睹自家子弟这般英姿,激动得频频捋须。
  
  身穿军礼服的隆庆皇帝更是激动到脸色潮红。
  
  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大明内忧外患,东南倭乱西北变乱。
  
  自己继位四年,外患平定,还练出如此强军。
  
  这时候几位内阁辅臣站出来,对着皇帝说道:
  
  “恭贺陛下得此强军!”
  
  隆庆皇帝当场掷下敕令道:“武监生赏金元十枚!”
  
  又有太监将皇帝的赏赐通报给武监生,众人又齐声呼喊“陛下隆恩”。
  
  隆庆皇帝又看向校场,又下令道:
  
  “武监教官皆升官半品,赏金十枚!”
  
  “定国公徐文壁公忠国事,增食禄五百石!”
  
  定国公徐文壁的食禄本来是两千五百石,仅次于成国公的三千石,所以名义上位列勋臣第二。
  
  增加食禄只不过是象征性的,这些勋贵的食禄也不是实领的。
  
  但是给定国公增加食禄,就是拔高了定国公府的地位,从此定国公就和大明勋臣第一了。
  
  一旁的成国公朱是泰神色复杂。
  
  他刚刚承袭爵位,自然没办法和定国公徐文壁相比。
  
  不过这次自己的弟弟在校场演武表现出众,家族说不定还可以走别的路。
  
  不仅仅成国公这么想,在场有子弟在武监的勋臣也都这么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