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赤橙黄绿青蓝紫 (第1/2页)
陆北顾只问了一个问题。
“——那请问禅师,光之空性究竟为何?”
契嵩怎么知道光之空性到底是什么?
他只好念经道:“此正如《金刚经》所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光之空性亦复如是。”
“——那禅师到底知不知道光之空性为何?”
“光之空性,如如不动,超越来去。”
好像回答了,又好像没回答。
显然,契嵩解释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哪怕所有人都看出来了,陆北顾也不打算继续深究了。
因为继续深究,虽然会让契嵩难堪,但同样会陷入到了佛教概念里,契嵩会在他最擅长的领域进行辩经,依旧是无法得到结果的。
“哎”
陆北顾长叹了口气,似乎表现得很无奈。
“所以禅师认为,此‘双缝干涉’,是无法证明‘空性亦是心识所生之相’的,因为无论怎么观测,禅师都认定此光皆为‘窥看’之心念所生之‘妄相’,并非光之空性,而原本的光纹,也非光之空性,对也不对?”
“当然如此,老衲早就言明了。”
契嵩点了点头,答道。
听了这话,虽然契嵩并未认输,但旁观者大多都蹙起了眉头,很多大道理和哲学概念他们听不懂,但“眼见为实”的东西他们还是懂的。
这光纹都摆在眼前了,但这位明教大师就是不承认结果,死鸭子嘴硬,着实是让人气愤。
不过,他们气愤也没什么用就是了。
因为除非陆北顾能通过极其缜密的逻辑,来显而易见地证明对方确实存在根本性错误。
否则的话,对方只要不承认,那就没输。
“而禅师又证明不了光之空性是否存在,若存在,应为何。”
契嵩刚想说什么,陆北顾摆了摆手,道:“光之空性,如如不动,超越来去.我已经背下来了,但禅师怎么口中这个光之空性展示给大家看呢?展示不了吧?”
面对这个问题,契嵩不说话了。
因为无论他怎么说,他都确实展示不了他的“光之空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或者说,他始终还将其停留在哲学概念阶段,他自己也压根就不认为存在一个能给人看的“光之空性”。
所以,他只能闭口不言,避免言多必失。
“那再请问禅师,如果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光的本源状态,而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状态,是否能说,它就是‘光之空性’呢?”
面对奇招迭出的陆北顾,契嵩很谨慎,继续修闭口禅。
但到了这时候,陆北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契嵩回不回答,承不承认,都不重要。
因为陆北顾出席这场闵贤寺之辩的目的,压根也不是为了通过“让契嵩认输而让张载获得胜利”。
关于胜负,人心里,是有一杆秤的。
而且说白了,陆北顾并不在乎禅宗是否承认他的胜利,而是需要自己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证,展示给围观这场辩经的大量观众即可。
随后,这些东西便可以迅速地扩散出去,从而影响到更多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