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赠的 (第2/2页)
没理由啊!
这瓷碗本就不是大众物件儿,认识的都不多,除非……蒙的!
“简直放屁!那你说说,这碗怎么就是赝品了?”
程宽瞪起眼睛,怒视罗旭,他就不相信罗旭能说出门道来。
若是说不出,一样算他输!
至于这白瓷碗的损失,也一定会算在他头上!
罗旭耸了耸肩:“我必须承认,这瓷碗的确难到我了,在场很多人说是邢窑,也有说是定窑的,的确,特征明显,首先就是白瓷,咱们国家烧白瓷的窑口不多,精品的更少,邢窑是唐代白瓷代表,而定窑则堪称白瓷第一窑!”
说完,罗旭捡起了一块白瓷片,道:“但大家都猜错了,这既不是邢窑,也不是定窑!”
“邢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地如其名,窑口主要在冀省邢台,而定窑则同在冀省,窑口位于保定,但这个瓷碗……是川蜀烧出来的!”
“川蜀?这……川蜀白瓷吗?”
“难道是邛窑?说起来,这也是川蜀最有名的窑口了!”
“我去……这越说越邪乎了,怎么整出川蜀窑了?八成就是邛窑!”
听到众人议论,罗旭淡淡笑道:“并非邛窑,邛窑的确是川蜀名窑,但邛窑烧青釉为主,而后也有青釉褐斑、褐绿斑、彩绘瓷一类,窑口位于邛崃市南,而这白瓷碗,则是烧自唐代的成都大邑县,窑口名为大邑窑!”
轰!
程宽只觉脑袋如炸了一般!
他怎么会知道?
他才多大啊?
程宽自诩混迹古玩行几十年,不管是师承还是自学,可以说几乎学了整个古玩圈的知识。
但当初见到这白瓷碗,若非前辈指点,也不会想到川蜀大邑窑。
可这二十岁出头的小子……居然看出了这一点?
“好!”
这时,王承镛突然叫好:“小子,我今儿多余担心了!”
罗旭转头朝他挤了挤眼睛,低声道:“差点翻车。”
王承镛笑道:“看出来了,不过刹车片挺好用!”
“得嘞!”
罗旭一笑,继续道:“至于我怎么判断是赝品,其实这仿造手艺真的赢了我的眼睛,老瓷粉、老底儿、老手艺,我承认,天衣无缝!但如今咱们国家大邑窑物件儿屈指可数,瓷片儿倒是有一些,可整器都躺在博物馆呢,更何况这还是件全品,我不信,就赌这件事赝品!”
程宽听完,感觉双腿都软了,险些站不稳。
再看五姐那目光,就好像再说:这瓷器算你的,想好怎么赔吧!
下一秒,程宽指向罗旭:“那也不对,既然是假的,你刚刚为什么要作诗?说明你已经错了,现在不过是挽回罢了!”
“哈哈,大哥,我还没走过瓷器呢!你急个鸡毛?今儿作诗太多,瘾头上来了,刚刚不过是意犹未尽装个逼,赠的!”
罗旭说着,将手中瓷片扔掉,走向了程宽。
“您要是觉得不过瘾,我可以再赠一首,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盌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你……”
程宽扬手指向罗旭,语塞间手指都在颤抖。
没想到,罗旭居然还知道这首诗?
当初程宽得知这瓷器来由的时候,特意去查了一番资料,其中便有这首唐诗。
描写的……就是这白瓷碗的窑口,大邑窑!
这小子年纪轻轻,怎么他妈什么都知道?
“哈哈,您甭客气,不用道谢,这首诗也不是我作的,而是杜甫,诗名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罗旭对着程宽挑起眉毛微微一笑,目光满是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