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剪龙爪牙 (第1/2页)
“先下凌晨,再去张承,并刘青山、侯明、邵之祁人等,固函谷关以拒关中,谓之曰:剪龙爪牙。”
——《大郑往事》,作者佚名。
自从李嘉、周元昭这种影响力巨大的人物退出生物圈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挑战大郑在神州大地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按照常理来说,一切都结束了,接下来大家只要多存点钱,也可以存点别的东西,吃点枸杞鹿茸牛鞭什么的,就可以去找阻卜部的乌古酒店见面了。
但新的阴云正在汴京的上空汇聚,黑云团中带着闪电,就在这个阴雨连绵的秋季。
六部尚书,毫无疑问是大郑王朝最有实权的大人物,他们基本都是文训起家的伙伴,有些甚至还是跟他小时候一起穿开裆裤摸鱼掏鸟的伙伴。
吏部尚书:杜宣。
兵部尚书:秦时明。
户部尚书:张之善。
工部尚书:唐秉闻。
刑部尚书:李开云。
礼部尚书:魏序。
这就诞生了一个问题:你小时候一起玩的堂兄弟、同村孩子,说要创立一家公司,还可能会犯法。你经过深思熟虑后,掏出积蓄,无脑跟了。
最终的结局也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大家一起成功建立了一家大型公司。这一路走来的辛苦、艰难自不必说,胜利后的滋味是美妙的,令人欣喜的。
但现在,带领大家创业的大哥老了,随时都有可能退休,他让他的儿子、那个你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小屁孩来接手公司,对你的业绩进行考核、对你的工作态度提出要求。
关键是,他确实有两把刷子。
你辛苦了一辈子,终于迎来了好日子,准备坐等着分红享福了。他却让你继续熬夜写方案、大雨天去工地现场调研、坐飞机去外地出差。事情如果做不好、办不成,他还要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对你进行处罚。
这怎么行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朋友和想法,他很有可能会认为你已经不适合干财务经理或者人事经理了,有很大概率让你退休回家,每月给你打钱养老。
因为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变化。
当初你们跟着我爸在街头买玩具、冰淇淋、小人书,倒卖废铁、抛钉子扎路过的轮胎、有时候还要跟人打架,这才为公司积累了原始资本,这些我都知道,有些我也跟着干过。
但现在,谈生意都是西装革履,要走线上会议、还要考虑法律问题,有时候甚至还要用到英文外语。叔叔们的江湖气太浓,电脑都不会用,老一套跟不上时代了,不行就退休吧~
至于公司里的各个职位,他要通过招聘引进一些呆头呆脑的大学生,或者是跟他一样的初生牛犊来担任。一朝天子一朝臣,变化是肯定有的,落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更不可以了。
特不特权、资不资历的咱们先放在一边,我刚答应了让三叔家的老四的儿子的岳父的哥哥的女婿进咱们公司,你让我退休,别再管这事儿,那我的面子往哪里搁?
我安排采购部去我亲家的厂里买公司需要的木材、瓷砖和钢材,他还会给我返点,小日子过得正滋润呢,你上台后却有可能按照你的那一套,让别人来竞标争饭碗,谁的质量好就用谁的。
那我正在修建的高尔夫球场咋办?停工吗?
买谁的不是买?能用不就行了?我们跟你爹创业那会,哪有这条件?还不是能用就行了?再说买谁家的不是买?
总结起来就是,六部尚书对文训是服气的,大哥说啥就是啥,也跟我们有感情,不会亏着我们。只要不是捅了大娄子,他基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些事他其实知道,不过不是太过分,也就默许了。
可文若就不一定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公司里的人手还真不少,本人工作能力也强,叔叔们懂的老一套他都懂,叔叔们不懂的新事物,他也懂。
再加上他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和时间。
纵观古今,凡是换了老板以后,公司的经营模式肯定也会迎来变化,人事也会有更迭,这是一定的。
要想继续舒服的过日子,只有一个办法——让文若当不了下一任总裁。
文训和皇后亲生的嫡子还有文初,但那小子当年为了提前上位,趁着文训生病的时候拔他的氧气罐。孝出强大后,彻底寒了老文的心,基本不具备继承家业的可能。
但文训还有庶出的孩子,六个女儿,三个男丁。
他们常年在国外读书,对公司里的事情两眼一抹黑,除了听我们几个老叔叔的意见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采购个咖啡机都费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