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逼上梁山 (第1/2页)
“原来是圆公公!”
荣公公言语间颇有几分吃味,圆公公在宫里边大名鼎鼎。
权势第一流的自然是海公公、安公公,二流的就是圆公公、牛公公、孟公公等十来个太监。
再之下就人多了,其中就有荣公公。
李平安笑道:“咱家与圆公公相识于微末,同吃同住多年,信他半个可不多。”
圆公公虽然背信弃义、心狠手辣,但是在没有利益冲突前尚且能信任一二。
说到底,小安子与小圆子颇为相似。
“区区一间直房,竟出了两位二品大太监!”
荣公公啧啧称奇道:“咱家听人说那间住处人满为患,想住进去得塞银子,都想蹭蹭你俩气运。”
“他们只看见咱家哪晓得房里死了多少人?”
李平安感叹一声,恍惚间回忆起刚进宫那会儿,活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却也没太多烦心事。
成日里只想着吃白面馍馍,多攒钱买田亩。
现在吃饱了、有钱了,烦恼反而更多了。
“如今再看小方子,他不适合在宫里边讨生活……”
李平安忽然想起一件事,还欠着小方子的承诺,哪天小圆子落难了,趁机询问尸骸埋在哪。
念及至此,意兴阑珊。
回到太后寝宫,李平安坐在椅子上假寐,直至天亮时分准时准点等着娘娘醒来。
之后几天都是如此,周太后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小安子笑脸。
“哀家这些天没梦魇了!”
慈宁宫的太监宫女听到这话,暗地里的小心思顿时收起来,或许在太后眼里,亲孙子都比不过安公公。
伺候小半个月,周太后身子骨好了,吃得香睡得熟精神矍铄。
李平安这才来到御马监。
“拜见提督大人!”
大大小小数十个太监磕头问安,声音穿透屋梁,震动宫廷。
门外跪着的小太监们,有的心绪激动,梦想得安公公提拔,有的心惊胆战,唯恐探子身份暴露。
李平安身穿大红官袍,端坐太师椅上。
与当年初做官学孙公公坐姿不同,如今是怎么舒服怎么坐,再不用模仿谁。
“起来吧。”
李平安看向左手边首位:“小辰子,过往公文处理的如何?”
“回干爹,已经尽数查验过。”
小辰子从袖口取出卷书册,说道:“其中有异议的公文,孩儿已经抄录下来,由干爹批阅。”
小郎子接过书册,躬身递上来。
李平安随手翻看几页,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偶有严重失误也是下边小太监胡闹,与鹏公公等人无关。
至多治个失察之罪,无关紧要。
李平安似笑非笑道:“小鹏子做的不错,将来咱家退下了,你就适合接班继位。”
鹏公公面露惶恐,连忙跪下磕头。
“干爹,孩儿对您忠心耿耿,绝无异心!”
“你看看你看看,咱家夸你一句,怎么还胡思乱想了。”
李平安合上书册,既然自个儿蒙骗上边,那就得允许下边蒙骗自己,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没鱼了,往后还怎么钓鱼。
所以明知下边人对齐、串供,也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大差不差就好。
一个人精力有限,怎么可能事无巨细。
似陛下那般宵衣旰食,仍然是抓大放小,不影响国朝安稳的案子,画个圈儿就放过了。
鹏公公听出话中蕴意,心下稍安,然而没听到起来,仍然跪在原地。
李平安看向右手边首位:“夏公公,查逆司衙门建的如何了?”
“已经完工,大人随时可以过去。”
夏公公从袖口取出个册子,躬身递上:“咱家挑了些精明伶俐的太监,担任文书、照磨、仪仗等官职,还请大人审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