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认罪书?得不偿失?杀人灭口?目的? (第2/2页)
程和平带上了枪,独自一人赴了约。
听到这,南姝不由地蹙起了眉。
很明显。
这就是一个陷阱,可程警官还是跳进去了。
“程警官他…没有通知其他人吗?”南姝小心问道。
“没有。”
南璞年见小姑娘这么小心翼翼的模样,笑了笑,“没关系,我至今也不理解老师单独赴约的行为,但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程和平作为一名老刑警,办案经验丰富,心思敏锐,一般人都能看出来有问题,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问题就出在这,程和平看出来了,可还是去了。
“隔天,是村民报的警,老师已经遇害了,高坠,从山上滚落,凶手是柴梁村的一个精神病人。”
南姝一愣。
见南姝沉默了半晌,南璞年以为她被自家师父牺牲的事吓到了,刚想宽慰几句,解释一下刑警虽然算是高危职业,但也没有那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她低声喃喃。
“杀人…灭口?”
南璞年身体猛地一颤。
“小姝,你刚刚说什么?”
南姝回神,看向南璞年,“杀人灭口?杀鸡儆猴?”
这是南姝在听完南璞年对案件的描述后,脑子里下意识地跳出来的成语。
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抱歉,南队,我没有那个意思……”
“我知道。”
南璞年看了眼南姝,又看了看卷宗。
眉头几乎皱成了一个川字。
“小姝,你知道这二十几年,光是杭城,就有多少宗悬案吗?”
南璞年突然问道。
南姝摇头。
“三十二起。”南璞年摩挲了一下指腹,其中大多数都限制于当年刑侦手段的落后,随着dNA鉴定和基因库的构建,以及全国公安刑侦资料库联网,部分案子并案并查,也逐渐被侦破。
3.15这个案子,当年侦办的专家、刑警们,一部分已经退休,还有些人离开了杭城,调去了别地,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调查的,南璞年知道的,自家老师算一位。
可悬案之所以是悬案,除去时代局限,还有就是作案手法以及凶手的狡猾程度。
根据程和平的分析,另一名凶手,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手法老练,很有可能犯过不止这一宗案子,或者用别的东西练过手,才会如此娴熟。
程和平追踪了二十年,如果不是那条短信,这起案子可能真的要成为悬案了。
凶手完全已经融入了正常的生活,没有必要再跳出来,挑衅一个老刑警。
甚至。
因为对方的这一行为,让作为程和平的徒弟的南璞年,再次盯上了这个案子。
得不偿失。
这些年。
南璞年只当是凶手的一种挑衅,一种对警方的宣战行为,可今天听到南姝的话,南璞年突然发现,他好像漏思考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对方…真的得不偿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