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王荣生 (第1/2页)
李家老宅。
“吱吱……”蝉鸣声响个不停。
王秀英坐在树荫下洗衣服,右手攥着板刷在劳动布上蹭的“嚓嚓“响,两眼直勾勾的盯着盆,不知在想些什么。
“秀英。”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王秀英猛的抬头,看见自家大哥扛着半截鼓囊囊的化肥袋子跨进门。
“诶呦,哥,你吓了俺一跳。”王秀英站起身,双手在衣服上蹭了蹭。
“想啥呢,在院子外面就喊你,扎着个脑袋吭哧吭哧的搓衣服,也不怕洗坏了。”
“那不能,这劳动布经造。你背着啥东西,怪沉的。”
“清早,大喇叭喊你家招工,我寻思地里庄稼还没收,怕你们口粮接不上,给你捎了半袋子棒子面。放哪?”
“快快,放堂屋就成,俺给你搭把手。”
“不用不用,俺自己来就成。”
王秀英快走两步,挑开门帘,“哥,你这岁数也不小了,扛着半袋玉米面走半个村,可别累着了。”
“没事,建军送到门口了。”
“建军人呢,咋没进来?”
“我没让他进门,你家不是在村北干活吗?让他下地帮忙了。”
王秀英倒了一杯水,递过去,“你瞅瞅,把你俩也惊动了,老二这诨小子真不让人省心。”
“咋的啦,我寻思半天,也没寻思明白,这个时节你家用人干啥?”
“哎……”王秀英叹了一声,说了李哲要建蔬菜大棚的事。
王荣生听得直皱眉,“这建蔬菜大棚得用不少人吧?”
王秀英掐着手指算,“一天七个钟头,一钟头四毛钱,雇佣二十个人,一天就是五十六块钱,这还没算买材料的费用。”王秀英走到墙边,掀开用布帘遮盖的塑料薄膜,“这东西买了六百平米,花了两千多块钱。”
“整个大棚建造下来得花多少?”
“拢共得这个数。”王秀英颤巍巍伸出六根手指头。
王荣生张大了嘴巴,“你家哪来这么些钱!”
王秀英又叹息一声,“那浑小子去信用社借的贷款,还说这是国家支持年轻人创业,不要利息,到期只还本金。”
王荣生的额头皱成一个川字,“这蔬菜大棚能不能赚钱还两说呢,这小子居然敢贷款建大棚,万一赔钱了咋还?你们当爹娘的咋不管管?”
“我倒是想管,可人家根本不听。你妹夫又是个面瓜,能顶啥用。俺也怕给你添堵,没敢说。”
“那添啥堵,自家的事,又不是外人。等老二回来了,俺跟他唠唠,看他到底咋想的。”
王秀英松了一口气,感觉有了主心骨。
……
村北。
表哥王建军来帮忙干活,李哲高兴之余,又有些犯愁,舅舅也是个老思想,八成不会支持自己建大棚。
老李这种‘慈父’这个年代不多见,他也庆幸自己能遇到开明的父亲。
舅舅王荣生就比较严厉,有点大家长的做派,李哲打小又敬又怕。
他二世为人,早就活明白了,如果舅舅只是厉害,他倒是不憷。
可问题是,舅舅不仅严厉,对他也是真好。
上辈子,老李意外离世后,对他家帮助最大的就是舅舅和叔叔。
叔叔在京城,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老家,每次回来都会给母亲钱,在经济方面帮助最大。
舅舅在村里,李家有个大事小事,他都会出面帮忙;李家盖新房,舅舅也是出钱出力,新房盖好后,舅舅也累病了,足足休养了半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