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心思各异 (第2/2页)
“不成不成,俺没这本事。”林小虎有些欲言又止,又闲扯了几句,告辞离开了。
李哲盯着对方的背影,搞不清他的目的,暗道,莫非和朱益民一样也想种蔬菜大棚?
随即,他又否定了这种猜测。
蔬菜大棚门槛不高,可投资不小,不是谁都敢种的,朱益民是菜农,上辈子又是村里第一个种大棚的,他可能有想法。
林小虎连菜都没种过,哪有胆量投资几千建大棚,那他是为啥?
李哲摇摇头,想不通,也懒得想了。
一户两户跟风种大棚,对京城蔬菜市场影响不大,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来。
他只种了一亩大棚,最多也就赚个几万块,改善生活是够了,想真正的干一番事业,还远远不足。只有今年积累足够多的资本,明年才会有更大发展,在反季节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他打算继续筹集资金,扩建蔬菜大棚规模。
之前,李哲从信用社贷款六千元,给了母亲五十元家用,建大棚的各项花费总计4668元,李哲还要预留五百元购买农药、化肥,能动用的钱只有不到八百元。
黄瓜上市要等到十一月初,到时候可以回笼资金,可那个时候再动工建大棚就有些晚了。
11月份后,北方雨雪天气增加,气温急剧下降,施工难度会很大,连正规的施工队都会停工。
北方秋季极短,说冷就冷,李哲要扩建蔬菜大棚就得尽早动工,至少要将地基和墙体建好,后续的搭建可以晚点。
当务之急就是搞钱,最好将家里几亩地都建成大棚。
钱从哪来,李哲之前就有过谋划,在信用社二次贷款。
当时,他和信用社的孙主任谈过这个问题,孙主任的意思是,第一次贷款可以贷六千,等李哲的大棚建好了,他带着信用社的领导视察,大棚建起来了,确确实实有这个东西,可以再追加一部分贷款。
李哲也能明白孙主任的意思,毕竟口说无凭嘛,你说自己要建大棚,万一拿着钱跑了咋办?
现在大棚建起来了,李哲想邀请孙主任来参观大棚,申请增加贷款额度。
……
代销店。
张玉珍看到儿子林小虎进来,问道,“你又去村北了?”
林小虎扒着门框往外瞅,“俺今儿个不光去了,还进棚里看过,跟李家老二说上话了。”
张玉珍压低了嗓音,“咋样?”
“俺盯了几天,他一直守着大棚,那心思都在种菜上。估摸着是真不想进电扇厂当工人。”
张玉珍先是一喜,又带着些许顾虑,“这当工人多体面,按时上下班,每月领工资,他为啥不愿意去?”
“俺也想不通,但没敢问。”
“那怕啥?咱又不偷不抢的。”
“娘,你还记得小时候不,你扯了一块绿绸布,要给俺姐做衣服,俺姐不喜欢布的颜色,你就要给俺做衣服,俺姐转脸就后悔,把布抢回去了。害的俺白高兴了一场。
李哲知道了俺要进电扇厂,万一他后悔了,跟俺进厂抢名额咋办?”
“也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工厂干活总比地里刨食强。”张玉珍想了想,“今儿黑介,咱俩带上钱和槽子糕去快嘴家,把进厂的事定下来。”
“嗯。”林小虎乐得直搓手,仿佛瞧见自个儿穿着劳动布工装,蹬着永久二八大杠在厂区溜达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