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偶遇 (第2/2页)
进京的路,李哲三人都熟了,王建军却是头一次,看啥都感觉新鲜,也不怕冷,站在车斗里往前看,“嘿,前面有人招手,像是马车坏了。”
“突突……”赵铁柱停下了拖拉机,对着修车的把式喊,“老韩,车咋的啦?用帮忙吗?”
“不用,老毛病了,一会就能修好。柱子,又开着拖拉机卖菜啊,你小子鸟枪换大炮,真是出息了。”
“嘿嘿,那你整吧,俺们走了。”赵铁柱能开拖拉机,是受到了李哲的指点,要不然,他一样得用马车拉货。
坏掉的马车旁站着两大一小,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看着像是一家三口,带着京腔口音的男子说,“师傅,您这一会可够长的。再耽搁下去,我们该赶不上车了。”
王建军蹦下车,盯着马车旁裹的只露出眼睛的女人,“是巧梅姐?”
穿红棉袄的女人扯下围巾,“建军?你咋跟这儿呢?”
“哈哈,还真是巧梅姐,你不是在京城吗?啥时候回来的?昨个你舅家的鸡窜到俺家院里,他也没说你回来啊。”
“俺也是昨个才回来,没顾得上去。”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咋不多住两天?”
林巧梅瞅了一眼丈夫,敷衍道,“永强厂里还有事,不能耽搁太久。你们这是去哪卖菜?能捎我们一段不?”
“我们也去京城,上来吧。”说话的是老李,他笑着问道,“闺女还认识我不?”
“咋不认识,王姨昨天去店里买肉,还给俺家茵茵钱哩。茵茵,快叫姨姥爷。”
“姨姥爷好。”小姑娘很听话,奶声奶气的叫着。
“好好,快上来坐,车里菜不多,宽敞着呢。”老李三人挤了挤,给他们一家三口让出位置。
周永强递上大前门,“劳驾几位了,抽烟抽烟。”
老李摆摆手,“甭客气,都不是外人。”
“您几位这是奔哪个菜市口啊?”
“崇文门菜市场。”
“呦,巧了,我家就在那边住,前些日子,我还去屯了二百斤白菜和五十斤萝卜。”周永强说着,眼睛瞄向几个菜筐,感觉有些不对劲,拢共七八个筐子,撑死装四五百斤菜,就算全卖了,也赚不回油钱啊。
他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叔,你们都卖啥菜?”
“土豆、萝卜、黄瓜。”
“啥?黄瓜!”周永强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冷的天,黄瓜能长出来?不怕冻坏了?”
老李笑道,“不怕,俺家建了大棚,棚里比屋里还暖和。”
周永强不清楚大棚具体是啥东西,可大概能听明白,好奇道,“这大冬天的黄瓜可金贵,得卖多少钱一斤。”
老李没说完,望向一旁的儿子。
李哲不希望村里人知道黄瓜价,免得有人眼红,可周永强并不住在村里,人家就住在崇文门附近,还经常去崇文门菜市场买菜,只要稍一打听,哪能瞒得住?
再说周永强一年也来不了两次大营村,不是一个圈子,传闲话的可能不大。
“五块钱一斤。”
“啥?五块钱!”林巧梅不淡定了,她经常去崇文门菜市场买菜,夏天的黄瓜价也就两毛钱一斤,最贵的时候也不过三毛。
周永强的眼神有些不同了,没想到屁大点的村子还有能人。这趟少说也能挣几百块,比倒腾国库券还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