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夜来豪客,黄庭内经 (第1/2页)
“可惜不是导引或服食之术……”
观察识海阴珠浮现的通幽之术。
赵无羁感叹,却也有所预料。
阅读阴司地理之类的书,自然不可能牵连到导引服食之术。
前世他没少浏览神怪志异书籍,七十二地煞术不知全貌,却也知半数。
在这末法时代,若说何术适宜用以踏入仙途,或许便是导引和服食之术略有希望。
前者可引导气息疗伤、修炼。
后者可通过服食丹药或益物,炼气炼体。
只可惜,即便他阅览医术不少,却也无一古籍指向那二术。
至于其他修炼之法,这三年里他没少打探消息。
隐约猜到,各国皇室或钦天监,以及那些名声在外的大势力,诸如无上教、白骨道、天机阁等,兴许有修炼之法。
“这通幽术,差点火候,无法解出,难道是《酆都志》缺了半部的原由?”
赵无羁眉峰隆起,放下书卷。
“也许是钦天监有意为之,先展示诚意,我去施针过后,方会给另半部《酆都志》。”
赵无羁心中暗道,此番能引出通幽术,已算大有收获。
此术似可沟通鬼神,出入幽冥,或许对他寻仙有益。
他开始结合识海中绽放光亮的阴阳二珠,释放阴阳二气游走全身,助力修行。
这般释放出的阴阳二气因在体内,还能收回,不算消耗,对身体大有裨益。
甚至能滋养神魂,壮大精神。
赵无羁猜测,阴阳二气应该就是阴阳属性的灵气,算是末法时代中的一束光。
哪怕无“法”吸收保留在丹田,只是在他体内时常打打滚,也足以令他修炼武道一日千里。
大荒天南四国,乾、云、玄、虞,皆是重武。
诸如古时的祖逖、项羽、李存孝、薛仁贵等人的武功典籍,也逐渐被几国挖掘出残篇,发扬光大。
武道又分为外功以及内功。
外练皮、肉、骨、血四境。
内功则是气感、通脉、化形、归真四境。
想要练至登峰造极传闻中的大宗师之境,便得内外兼修。
然而,纵是大宗师之境,也不过肉体凡胎,寿不过二甲子,不如仙道长生。
一个大周天运行完后,赵无羁感受到丹田内气息绵长,精神饱满。
武道修为在波动增长。
阴阳二珠在识海打转,映射出他的修炼进度,以供精细观察。
“仙道修为:【无】、武道修为:通脉境:9脉(76/100)”
通脉境,乃是打通十二正经的过程,他如今已通九脉,快要突破第十脉。
十二正经通脉完成之后,便是内气化形的宗师境界。
但他仍是无法令阴阳二气在丹田结合,凝练出一缕灵力,具备仙道修为。
即使有宝珠,却无修炼之法。
这几年,他试图结合弄丸术中凝气成虚丹的理念,将自身丹田当作丹炉。
心似火,意如电。
以阴阳二气在丹田流转,犹如龙升虎降,炼出灵力虚丹,踏入仙途。
可惜想法虽好,却始终无法成功。
仙路漫漫,他想要摸索,就需很多古籍作为资料支撑。
“武道虽不如仙道,却也是我如今安身立命的本钱,可用于护道寻仙,不可荒废......”
人最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赵无羁稳住心态,听到外面已传来寅时的梆子声,原来看书看到已至夜深。
见一旁药童小玥已趴在药炉旁睡着,圆嘟嘟的小脸炕得通红,嘟起的樱桃小嘴还流了些口水。
他过去将药童挪到蒲团,搭上被褥。
走出丹室,便在外面宽阔的小场内修行家传武学。
他运气周流涌泉,身影鬼魅快逾飙风,四处腾挪飞掠,轻功卓绝。
家传武学《悬壶金针功》乃内功,故而他并未兼修外功。
纵使如此,一身通脉境的实力,气入带脉,滋养皮肉强横,在此世也算得中游水准。
“谁?!”
倏然,赵无羁异于常人的神魂感知有所触动,双眸精芒一闪,鬼魅般的身影骤然半空旋飞。
手一挥,金针宛如一条金色蜈蚣迎风飞舞。
嘶嘶嘶之声大作,一蓬金芒骤雨刹那没入对面院墙石壁。
“咄咄咄!——”
金针皆没入院墙石壁,将石壁打成筛状孔洞。
院墙后两道人影迅速避开,犹如两片被狂风掀起的落叶又坠落院中,显现一高一瘦两道身影。
“久闻赵金针的大名,没想到赵神医您的武艺竟也如此厉害。”
其中一名高大魁梧的汉子目露惊色,对赵无羁抱拳,粗豪道,“赵神医,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我这位朋友身中寒毒,此来只希望赵神医您能为他驱除寒毒,在下必有厚报。”
赵无羁看向一旁被魁梧汉子搀着的精瘦男子。
对方似如坠冰窟,竟已面色煞青,显是中了江湖中某种寒功所致。
他不愿沾染这些江湖恩怨,皱眉作揖道。
“我不清楚二位来历,更不想招惹麻烦,二位且回吧。”
那精瘦男子虽虚弱,却沉声威胁,“你虽已是通脉武师,却不会是我大哥的对手,我们已找上门,莫非你想撕破脸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