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蜃楼将,都水司 (第1/2页)
王澄在一边颔首赞同:
“不错,我的祖上就是军户,守了月港一百多年,落魄已久,到我这一代才侥幸考中秀才。”
大昭在贱籍之上有三等:民户籍、军户籍、匠户籍。
秀才王富贵就是其中的军户籍,祖上是月港卫所里的小小弓铺兵,跟那些百户、千户门下养的佃农,不,是农奴没太大区别。
唯一比疍民强的地方大概就是每家有一个生员名额,可以去参加科举,而正常民籍家庭无论养多少读书人都没问题。
理论上等这个寄托了全家希望的读书人一路做到兵部尚书,就有资格把自己一家人移出军户了。
张武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忍不住对背信弃义的朝廷愤恨难平:
“朝廷武备松弛到这个样子,要不是靖王爷这三年与民同利,为国捍边,这片大海早就乱起来了。
没有一支强大的舟师镇住海面,我看这大昭迟早要完!”
王澄对这话举双手双脚赞同,心里对京城里的韩家皇帝直摇头:
“史书上说,前朝末年天人感应,韩家靠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浊河天下反’这一天地异象承接天命,率先揭竿造反。
小明王韩林反杀了以下克上的吴王朱家,将他们和陈、张、方三家反王的残部赶下大海当了海寇,最终才建立了大昭王朝。
对外的说法也是为了防备这些沿海的海寇,才下达了最严厉的禁海令,开始咒禁山海。
对了,以前我还跟着父亲见过那位在南洋旧港宣慰司踞岛为王,已经传到第八代的当代吴王朱尧斋朱伯伯。
怎么说呢,是个看起来挺仙风道骨,又有点神神叨叨的一老头儿。
当时还拉着我的手说,是大昭太祖韩林夺了他家已经快要煮熟的江山,也夺走了他们朱家的大半天命。
邀请我们父子辅佐他夺回祖宗基业,还要给我们一人发一块免死金牌什么的。
当时我还没有觉醒宿慧,根本不信他的疯言疯语。
现在看来,虽然韩家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夺了朱家的天命,借尸还魂,却没能干的更好,王朝末路气象已现。
立国两百年就开始摇摇欲坠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单单是王澄亲身体会过的疍民船户、水师军户就全都吃够了大昭王朝的苦头,内部心怀怨恨的数不胜数。
更不要说外面还有层出不穷的邪祟阴鬼,以及外来的弗朗机人在虎视眈眈。
当然,他也清楚,即使大昭病入膏肓,想要碾死他也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要简单。
在经过送王船填海眼和海渚鬼封锁沿海这两次变故之后,他毫不怀疑幕后黑手要干掉他的决心。
现在黑白两道一定都在用各种方式寻找他。
如果躲起来苟活,即使有【四海通宝】庇护,也不过是慢性死亡。
想要破局,没有比月港这个沟通东、西、南洋的世界贸易中心更合适的地方,稍微冒一点风险完全值得。
【张福顺号】继续前进,众人也看到了外围那一层虚幻蜃气的源头。
那是港道底部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上百个大蛤蜊。
它们浑身布满青苔,每一个都至少有八仙桌那么大,最大的比房子也小不了多少,张开外壳吞吐水流滤食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逸散出淡淡的雾气。
张文为他解释道:
“秀才公,不用担心。
这几年您离家读书可能没有见过它们。
当初靖王爷卫戍东海,派出麾下数位二十四将、三十六猛常驻月港,这都是其中的【蜃楼将】黄远洲用异术供养的蜃蛤。
月港终究是走私港口,一旦有外敌进入,蜃蛤配合复杂的水道就是港口最重要的护卫藩篱,平时的时候绝不伤人。”
却没有发现王澄在听到黄远洲这个名字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怀念。
很快渔船就完全突破了那一层虚幻的蜃气,让王澄亲眼看到了月港真正的样子,不禁由衷赞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