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这灭门的手艺还差点意思 (第2/2页)
想到这里的时候,王澄心脏“噗通噗通”跳了起来,紧张地有些口干舌燥。
隐隐有了预感,自己的师承或许就要着落在这位沈老身上了。
虽说这位跟财神沈万三同姓的【直岁堂官】,看起来明明是个半截身子都入土的老头儿,真实年龄却只有四十二岁。
大概率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背后说不定牵扯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麻烦。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对现在的王澄来说,还是一个足够踏实的起点最重要!
关键【直岁堂官】这个名号本身就足以说明他的个人操守绝无问题,不会像之前看到的奇葩职官那样一言难尽。
“等这边的事情结束,就去试着接触一下这位沈老。
只要能窥探到他的执念,做成这笔‘买卖’应该不难。”
随着沈老这位直岁堂官出面话事,月港中各方势力的代表也不再藏头露尾,纷纷涌上了码头。
他们的站位却大大出人意料。
竟然有不少人站到了那群捉刀人身边,竟能跟理论上镇守月港的五峰旗分庭抗礼。
还有人直接无视了捉刀人在混战中伤及无辜的狠辣做派,冲着黄远洲就是一阵夹枪带棒的讥讽:
“黄爷,如今已然不是你们那位靖海王统治东海的时候了。
你公然对抗官府捉拿邪祟要犯,就是在打朝廷的脸面。万一朝廷发兵攻打月港,你担待的起吗?
招惹朝廷的是你们五峰旗,可不是我们,你不会是想把大伙儿都给一起拖下水,跟着你们五峰旗喝西北风,甚至挨铅子、炮弹吧?
心思可真是恶毒啊!”
嗡——!
一石激起千层浪,低沉的嗡鸣声在码头上飞速扩散开来。
不得不说这句话直戳人心,说出了许多海商心中的顾虑。
人性就是这样,当初五峰旗顶在前面承受朝廷压力,他们跟着盟主吃香喝辣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他们自己有本事。
如今五峰旗遭难,同样是这帮人又立刻跟他们切割,生怕会波及到自己。
自古好人难做,好人也活该被枪指着头!
黄远洲冷冷朝着对面扫视过去,看到了带头挑事的那个海商:
“哼,忍了这些天,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谢和,谢管柜!
你敢说这些捉刀人,还有前几天的都水司会出现在月港,跟你们这些东南士绅大族没有关系?
老船主在的时候,你们就一个个跟官府暗通曲款,恨不得独占走私巨利,如今又在这装什么大尾巴狼?”
冷眼旁观的王澄也通过【四海通宝】认出了对方的来历。
这位谢管柜确实大有来头。
他们谢家的老家主可是绍治皇帝的前任宰辅,四朝元老谢文正!
在大昭王朝,职官法位本身就代表了力量和巨大的影响力。
谢家毫无疑问是东南士绅大族的代表之一,说一句手眼通天都不为过。
而且跟他们采水王家“渊源”很深。
只因互市派首领【靖海王】王锃、寇掠派首领【天差平海大将军】徐海,曾经分别正是谢家走私买卖的...白手套和黑手套!
不光是他们,其实大部分海商、海盗一开始发家之前,都必定有士绅大族支持。
普通人根本不配加入海洋贸易这个行当。
船只、人手、货源、情报、销赃渠道等等,一般人都遥不可及。
这些全由世家代办,那些想要逆天改命的普通人、水班职官负责出一条命,合作共赢。
当年,谢家便借王、徐两家要挟官府,向士绅百姓募集粮饷抵御“海寇”,最后再跟士绅们三七分账。
同时又借官府水师威慑王、徐两家压低货物价码,两头通吃好不快活。
只不过,后来负责销货的谢家赖账,扣了王、徐两家走私的货款不给,还威胁告官抓捕他们岸上的亲眷,三方最终决裂分道扬镳。
想起这段故事,王澄深深看了身上只有白气,连职官都不是的谢和一眼:
“欠一群亡命之徒的钱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谢家差点被之后势力飞速膨胀的两家合伙儿杀到灭门,大半家财都被掠走,家业迅速败落,只剩大猫小猫三两只。
早就沦落为了边缘小角色。
虽然我们王家是互市派,但在这件事情上,我只能说...干得漂亮!
唯一不太漂亮的地方就是最后竟然没有斩草除根,留下这么个恶心人的东西。
徐海和老爹的这门手艺还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