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咒禁山海 > 第三百五十四章 第八次下西洋:王澄率队,钦差总兵

第三百五十四章 第八次下西洋:王澄率队,钦差总兵

第三百五十四章 第八次下西洋:王澄率队,钦差总兵 (第1/2页)

徐少湖会有这样的态度倒是也不奇怪。
  
  这段时间中枢风云变幻。
  
  内阁首辅严介溪受那无法无天的“儿子”严东楼/韩钦煜拖累,以至于被皇帝查没家产,削官还乡。
  
  本来团结在他身边的整个严党集团,先是被韩钦煜带走了一众高层骨干,后面又被白鳞卫清洗了一次,已然大厦倾覆,树倒猢狲散。
  
  严党高层只有为皇帝献上两味五庙神藏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忠诚的七州总督胡汝贞,得以在这场政治风波中独善其身,屹立不倒。
  
  至于,内阁中的另一位袁炜袁老先生则患病卧床难以理事,告老致仕的流程都已经启动了。
  
  这就导致本来被皇帝猜忌,遭受重创的清流势力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他徐阁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自然直线上升,已经成了这大昭王朝唯一的擎天白玉柱。
  
  顺利从小阁老严东楼那里取过接力棒,将两京二十四治担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加上绍治皇帝将死,唯一的储君是他的学生,这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
  
  还有一群清流士绅站在身后,怎么可能允许有人挑战“海禁”祖制?
  
  ‘我们清流士绅才是海贸的主力,这些移居海外,不受我们控制的侨民海商都是从清流口中夺食的竞争者。
  
  当然是死的越多越好!’
  
  他也不怕别人看出他有私心。
  
  因为在场大多数重臣都点头赞同,显然想法一致。
  
  “徐阁老所言极是,不可为贱民兴刀兵。”
  
  这等将海外侨民视作弃民不管不顾的态度,竟然是这个时代中枢的主流观点。
  
  众臣一一提出自己的意见,理由总结起来就三条:
  
  “国家战略重心内向,农业才是根本,大家没有海外扩张的需求和动力,打了弗朗机人也没有什么好处;
  
  朝廷对白银贸易十分依赖,冒然反击会破坏与弗朗机人这个大财主的经济关系,用《海权论》的观点来说,这可是纯粹的贸易顺差;
  
  最后,沿海卫所实力如何众人心知肚明,打倭寇的时候大多都是在陆地防御,哪有去跨洋击贼的能力?
  
  一旦被击败,最后的虎皮都要被扯破了。”
  
  徐少湖最后总结道:
  
  “依老臣之见,陛下向那弗朗机总督下一道诏书,让他们自己核查,严惩凶手便是。”
  
  这一次,不等主张用兵的兵部尚书张鏊再次出列。
  
  偏殿中便一前一后走出两个年轻人,对他反驳道:
  
  “徐阁老,此言差矣!”
  
  落后半步之人是身穿蟒袍,脸色透着病态青白色的【鬼神妒】陆云尘。
  
  显然,在这个以皇帝为中心的帝制时代,没有任何功劳比直接拯救皇帝的性命更大,所谓:“功大者无过救驾”正是此理。
  
  这不仅是“功”,更是“恩”,是皇帝必须用最隆重方式报答的“私恩”。
  
  加上陆家的地位本就特殊,从爷爷辈就是绍治最信任的“自己人”。
  
  陆云尘救驾之举自然被绍治皇帝视为“忠诚世袭”的典范,是陆家对他个人效忠的延续!
  
  厚赏陆家,就是在肯定他自己最核心的亲信圈子,证明他身边还有可信之人,统治依旧稳固。
  
  于是,陆云尘在战后第二天就被火速擢升。
  
  如今已然是超品忠诚伯,白鳞卫指挥使。
  
  而且不是跟他爷爷陆文孚那样死后追封忠诚伯,而是与国同休的世袭爵位,彻底将忠诚伯的爵位焊死在了陆家。
  
  此外,还被赐穿蟒袍、玉带,允许在宫中骑马,其寡居多年的母亲也被封为诰命夫人。
  
  金银绸缎、田庄园囿这些常规赏赐更是数量惊人。
  
  甚至绍治皇帝在听说韩淑书的存在后,觉得既然她也姓韩,便属意命某位宗室亲王收她为义女,赐封郡主,玉成好事。
  
  反正【鬼神妒】陆云尘这一脉注定绝后,命理上的缺陷比生理上的还麻烦,连不死药都救不了,这也算是绍治皇帝对他的补偿。
  
  按理说,一家独大的清流这个时候应该跳出来反对。
  
  但他们只要一想到晚年快老死的太祖皇帝是何等的凶残嗜杀,便不由担心会引来绍治皇帝死前最后的疯狂。
  
  谁也不敢当那个出头鸟,最后真让陆家成了本朝炙手可热的第一勋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