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静待甘霖,遇雨成龙 (第2/2页)
坏了!这小子不会又吃草陷到泥坑里去了吧?
场边已经有工作人员挥旗示意所有还在赛道上的车手返回,但基本也就是形式主义地意思意思,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赛道条件下还会有傻子继续折腾自己。
此时赛道上雨幕密集到五米之外都人畜不分,再加上溅射起来的水雾,对于实际身位几乎相当于直接坐在地上的车手来说能见度只会更糟!
连雨衣都顾不上找(当然这种程度的大雨之下穿不穿雨衣几乎都大差不差),束熊袖子一撸就想进场找人,却被场边抽烟的技师连忙拦了下来,在没有确定场上已经彻底清空的情况下贸然闯进赛道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束熊只能祈祷自己家的臭小子脑袋没有那么轴,先别管车子自己跑回来避避雨。
这车子泡泡水大不了换几个部件,人泡泡水这娃娃还能不能要束熊不清楚,但他回去以后在张馨那里脑袋是别想要了。
但很快束熊就发现了不对,这个骨子里都快浸透了机油的男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与周围嘈杂雨声截然不同的频率——属于引擎的频率!
沉闷的“突突”声由远及近,灰蒙蒙地人影撞破雨幕,像是没有看见场边的束熊似的,又一头扎进了下一个弯角。
车的速度不算特别快,但车身尤其是在弯中的姿态异常平顺,像是完全没有反打的漂移,整辆车从外线画着漂亮的弧,“哧溜”一声美美地吸住弯心,接着又带着几分丝滑的写意把自己甩到出弯的路肩上。
“牛,逼......”
束熊就这么生了根似的呆愣愣戳在场边,脑子里一片混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唯有刚才那一幕直击灵魂的画面反复翻腾着。
直到一只湿漉漉的小手在他背上拍了两个泥手印。
“我爹,给我买套雨胎呗!我好像已经找着感觉了,换个胎我出去刷两圈!”
浑身湿透的束龙连头盔都没有摘,神采奕奕的眼眸中看不见丝毫的疲惫,有的还是一如既往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玩具的兴奋。
他感觉自己摸到了不少窍门,甚至都已经在脑海里重新构建起了一个新的驾驶模型,但是干胎在水地里容易在旋转中附上一层完全没有抓地力的水膜,圈速在他的感知里简直慢得像是蜗牛爬。
现在下雨身上又湿又冷的糟糕感受之类的完全不在束龙的考虑范围里,他现在只想想办法多少找回一点抓地力,趁热验证一番自己刚刚总结出来的感悟。
但是......“咚!”
束熊直接在已经有点忘乎所以的小屁孩头盔上赏了一巴头。
“你是想死还是想你老子死啊,这鬼天气是能上赛道的样子吗?赶快去把衣服给我换了!”
不对......
“你刚才是什么意思?你在赛道上能看清路?!”
“看不清啊,那么大的雨怎么可能看得清啊?”束龙把布满了水滴的透明镜片推了上去,事实上别说是看清路,刚才他几乎就连自己面前老爹的脸都看不太清。
“但是我真的能继续跑,脑子里有路线的,反正现在赛道上也没有其他人,不用看我也知道前面有什么。”
束熊的第一个反应是不信。
一条并不算特别复杂的卡丁车赛道,普通人上去多跑几遍脑子里也会留下这个弯结束之后下一个会是什么弯的印象,更何况记忆力好的人有很多,就连束熊自己在玩了这么多年之后也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把赛道给描出来。
可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恶劣赛道条件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冒着哪怕只是部分未知的风险,就有敢在赛道上油门焊死的勇气的。
体会不到这件事难度的可以稍微想象一下,在每一个人呆的时间最长也是最为熟悉的家庭环境里,绝大部分的人闭着眼睛都能清楚地记得七成以上的陈设在家里的位置。
但是当我们蒙上眼睛,有多少人可以自信地拍着胸脯保证他不但可以轻松地用平时的步幅在家里自如地移动,甚至还可以跑起来的?
这不是单纯肌肉记忆可以解释得通的,束龙此前几乎从未跑过雨地,而且雨地上的抓地力每一圈都可能有相当程度的变化,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相当的大脑运算能力,以及对速度和空间极其敏锐的感知。
当然了,还有完全不怕把自己撞得鼻青脸肿的一根筋,说好听点就叫做勇气
束龙直到回家也没能再上赛道跑上一圈,倒不是束熊不同意,是俱乐部的赛道管理为了安全考虑不允许赛车继续上赛道了。
回家的路上,回味着束龙从开始学车到现在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束熊越发觉得自家的小子可能真不是小孩子逞强说大话。
最后赛车以一个完美弧线划破雨幕的场面,他估计这辈子都难以忘却了。
“哦对了,臭小子你之后去赛车场的时候记得控制下圈速,低调一点。”
“啊~为什么?我今天感觉学会了一项很牛逼的技巧,不多练练掌握好了怎么告诉教练继续下一步的教学啊?”
束熊没好气地给了儿子一个脑瓜崩:“跟你说你就听着点,你不会自己挑几个弯练练?”
第二天下午找韩教练报到的时候,束龙就明白了昨天那句话意思的一半。
“你老豆给你报名了暑假结束前月底的一场月赛,之前你学的都是如何攻克赛道如何跑圈,后面这几天我会突击教你怎么去比赛。”
按照韩教练的原定计划,只要束龙的水平大差不差,基本上月底怎么都会让他正式地去感受一下比赛的氛围。
有许多人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圈速十分优秀,但他们就是不会比赛,尽管最后的成绩怎么都难看不了,可按照束熊期望的那样想要成为最拔尖的那波人只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这个年纪的孩子把他按在教室里上课可难教的很,有不少小车手的技术反而都是通过在赛道上一次次的竞争博弈间主动模仿学习慢慢精进出来的,闭门造车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