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连战连胜后的上赛初次曝光 (第1/2页)
倒序发车存在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地让更多年轻车手有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有的人可能没那么擅长单圈,但他们的长距离稳定性和轮对轮能力非常出众,对于某些车队来说人家可能看重的就是这方面的能力。
同样有的人单圈上限极高,可一旦掉入到车阵中直接就变成麻瓜也不是没有可能,车队同样也要警惕这样的陷阱车手。
即便是统规车,车队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车队不可能一直保证自己的赛车有绝对的竞争力,更别提像F1这样最高级别的赛事了,鬼知道每一年研发出来的新车是不是人能开的。
所以在更多的时候,车队需要评估的更多是自己的车手有没有绝对的适应能力。
前排相较于后方的混乱,赛道条件自然是更干净的,也更能排除运气因素导致的失利,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前十会采取倒序发车。
十名之后的那些可能就是纯菜,也有可能就是单纯车太烂,但不管是哪一种基本上都不配有竞争积分的权利。
与其让他们在前面制造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意外,那还不如哪凉快哪呆着去。
对于眼下的束龙来说,倒序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当开局就把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甩到后面去之后,前面就几乎等同于一马平川。
总时长大约四十分钟左右的正赛1,第十名起步的束龙大概有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在领跑。
而这二十五分钟里基本只有前十七八分钟束龙需要稍稍抵挡一下身后斯特罗尔的进攻,剩下的时间里因为对方不计成本的激进路线导致的过量轮胎损耗,束龙一度要让海顿在通讯里跟自己说说话才不会无聊到睡过去。
保胎这种事情,对于金牛座的束龙来说几乎是刻在本能里的东西。
从他还没有掌握中性转向的推进方法时,保胎的驾驶方式就在【摩擦掌控】的帮助下无师自通了。
如果说把驾驶赛车比作和女孩子约会,全力push就像是拽着女孩的手拖着不情不愿的她用力往前跑,保胎则更像是两人在月色下并步嬉戏。
一个速度上限高但负责主导的驾驶员明显会更累一点,另一个因为两人情投意合的携手共进,速度其实也没慢多少的同时车和人的状态都能保持的更好。
最后的结果没有任何意外,束龙可以说很轻松地拿下了第一场比赛。
首次参加方程式赛车就跑的F3,首次F3的正赛就在倒序发车的前提下登上领奖台拿下了自己的首胜。
这时候是个人都能看出红牛这一次多半是又开出了个头奖,但唯独红牛自己的人好像看不太出来。
马尔科在电话里只是随意糊弄了一句:“马马虎虎,在F3这种全是菜鸟的地方跑不出这样的表现才不正常。”
然后让束龙不要掉以轻心专心准备下午的正赛2,这次要是跑呲了照骂不误。
正赛2也是倒序起跑,不过起跑的顺位参照的是刚才正赛1的比赛结果,同样是前十名倒序发车。
第五排还是斯特罗尔和束龙,周冠宇上一轮跑了第四,这一轮在束龙的斜前方,正前方刚好是束龙同队的队友尼科.卡里。
刚才尼科.卡里跑得还不错,虽然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束龙和Prema的轮流轰炸,但还是越过了上一把拿了倒杆的Motopark挣了个领奖台回来。
至于冠宇的另一个队友就一般般了,卡在第八的位置到最后都没能跟上Prema车队的整体节奏,这一场在第二排起步。
场面上的局势顿时从之前的一打三变成了二打二,车队的策略组那边自然而然地多了些其他想法。
“需要尼科帮你挡一下周和兰斯吗?”
“不用,你让他一会儿别挡着我就行,我从右边过。”
这就是队内绝对一号车手的地位,可惜束龙一直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习惯,不仅如此在说出这句话后他还暗暗留了个心眼。
如果说一开始没有跑出成绩还好,但赛季一开场就狠狠露了一把脸,现在心气正盛的尼科说不定也会有些其他想法。
灯灭起跑。
一如既往的0延迟起跑反应,束龙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朝外道拉,果不其然的尼科几乎是在同时对他做出了同步的防守动作。
迫不得已之下,束龙又只好往尼科和周冠宇的两台车中间扎,结果前方的两人像是心有灵犀一样又一起往中间挤。
周冠宇那边应该是同样接到了阻挡自己顺便给斯特罗尔让路的指令,相较于一肚子小心思的队友,反而是对手这边的动向更可预测一些。
提前做好了应对预案的束龙也没和他们硬挤,转头吸住了周冠宇的尾流,接着又在兰斯.斯特罗尔越过的瞬间转头接住了少爷的东风,狐假虎威地举着免死令牌一起通过。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斯特罗尔的赛车上限确实快,束龙也没有急着超他,就这么跟在屁股后面一路上到第二,甚至比第一把的时候都轻松。
就是等跑到后面束龙准备开始对前方少爷动手的时候,轮胎的消耗要比他预估中的大了不少。
长时间的跟车对赛车的引擎和轮胎都不太友好,处在脏空气里一是不利于散热,再一个对下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让轮胎在地面的空转角度变大。
空转的角度大会让轮胎表面的温度提升过快,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轮胎表面颗粒化。
理论上当牵引力和轮胎之间的抓地力完美匹配的时候赛车才是最快的,这种时候轮胎确实不该出现浪费动力的空转,但这是建立在“理论轮胎”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结论。
理论之所以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是理论,就是因为它们所谓的理想条件常常是与现实存在出入。
轮胎本身是有弹性的,将轮胎的抓地力发挥到极限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轮胎至少有一部分发生了性能极限范围内的形变。
轮胎本身也是不断转动的,在地面附着的那一部分胎胶总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动吧?
就像是一个蓄满了势的弹弓,总有释放的那一刻,这种时候轮胎的部分空转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