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问你,究竟是抄家还是变法?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问你,究竟是抄家还是变法?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问你,究竟是抄家还是变法? (第1/2页)

熙丰二年,三月初一。
  
  旭日东升,晨曦乍现。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不时有三品以上的紫袍窃窃私语,抒发己见,平添几分嘈杂。
  
  究其缘由,无非是知道了官家要变法的消息。
  
  三品大员,为一脉核心人物,关于御书房的决意,几位内阁大学士自然会与之通气。
  
  涉及变法,也即意味着破立并举,重构格局,注定会有一批人的利益为之受损。
  
  一时之间,却是热议不止。
  
  “噹!”
  
  一道钟吟,绵长悠扬。
  
  偏殿,一道大门打开,六位内阁大学士与武将之首英国公相继走出。
  
  文武百官,齐齐一寂。
  
  不时有人望向从容徐行的江昭,或皱眉,或安心,或心中无波。
  
  “噹!”
  
  钟声二响。
  
  “宣——”
  
  “百官觐见!”
  
  一声尖锐呼唤自大殿传出,文武百官,有序入内。
  
  “陛下圣安!”
  
  丹陛之上,赵策英一挥衣袖,平视百官:
  
  “免礼。”
  
  “内外百司,可即上言。”赵策英沉稳道。
  
  然而,持续了一两息,竟然无人上奏。
  
  文武百官,都默契的望向了江昭。
  
  自古以来,皇帝宣布变法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君王直接宣布变法,往往适用于性子强势,以己身为变法核心的君王,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汉武,本人既是君王,又是变法者。
  
  一种是借臣子上奏,继而宣布变法,往往适用于臣子主导变法,君臣齐心,分工合作,以君王为“大义”,以臣子为变法核心,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
  
  既然官家是让江阁老主持变法,那自然是第二种。
  
  “臣江昭,有奏。”
  
  江昭走出一步,持笏一礼:“启奏陛下,睹陛下嗣位以来,躬行节俭,宵衣旰食,欲兴祖业,天下臣民莫不翘首以盼。然窃观当今之世,积弊丛生,官冗于上,兵冗于下,费冗于外。
  
  百姓苦于徭役繁重,边疆苦于边备空虚。此非天之灾,实乃治道之失也。若因循苟且,不思更张,则社稷之忧,近在旦夕。
  
  臣不揣冒昧,谨行上奏,伏望陛下施行变法,毅然行之,则中兴之功,指日可待。”
  
  说着,江昭一躬。
  
  赵策英点头,挥手道:“准”
  
  “陛下,不可啊!”
  
  一声急呼,打断了赵策英。
  
  班列末尾,一人谏官持笏走出,约莫五六十岁的样子。
  
  “陛下,祖宗之法,万万不可轻变啊!”老年谏官高呼道。
  
  五品?
  
  仅是回首望了一眼,江昭就转过头,不再注目。
  
  五品,还没有资格跟他对线。
  
  班列之中,章惇眯着眼睛,一步走出,就要呵斥。
  
  谁承想.
  
  “嘭!”
  
  丹陛之上,赵策英一拍木几,叱道:“你告诉朕,什么叫不可轻变?”
  
  “近些年,户部年年财政赤字。”赵策英大袖一挥,伸手指道:“若不变法,可是要朕抄了你的家来补上财政亏空吗?”
  
  抄家灭门?
  
  老年谏官面色大变,一下子就红涨起来,连忙下拜:“陛下恕罪!”
  
  “咚!咚!咚!”
  
  连叩三首,砰砰作响
  
  “朕问你,究竟是变法,还是抄你的家?”赵策英怒斥一声,扫视百官,说道:“亦或者,凡文武百官,你且指认一二,说出罪行。有罪,朕就抄!”
  
  “抄上一二十人,说不定就有富得流油的巨贪,一下子就填上了八百万贯的亏空呢?”
  
  一句话,可谓诛心之言。
  
  文武百官,齐齐一震。
  
  “陛下息怒!”江昭下拜道。
  
  仅是一刹,他就知道了赵策英有“演”的成分,可能真有怒火,但绝对不至于说出“查抄百官”的话。
  
  这招,有点中庸的意思。
  
  求上而得其中!
  
  于是乎,江昭适时一拜,搭上台阶。
  
  文武百官,不乏心中惊惧者,连忙跟着下拜:“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不足三息,已然百官齐拜。
  
  是,皇帝是有可能在说气话。
  
  但是,你敢赌吗?
  
  那名走出来反对的老年谏官,更是心惊胆颤,连连叩首。
  
  “朕问你,究竟是抄家,还是变法?”赵策英冷哼一声,强硬的紧逼道。
  
  抄家灭门,亦或是变法?
  
  “这,这——”
  
  老年谏官支支吾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连着几句质问,着实是让其脑子一片空白。
  
  文武百官,齐齐注目过去。
  
  约莫几息,脑子渐渐清醒些许,老年谏官连忙道:
  
  “变法,变法!”
  
  “呼!”
  
  微不可闻的轻呼之声,足足几十道。
  
  “朕问你,朕可是轻变祖宗之法?”赵策英揪着不放,质问道。
  
  无论军政,都有“杀鸡儆猴”一说。
  
  今日,他就杀一只“鸡”,让百官见识一下他的变法决心究竟有多强!
  
  没准备好一套辩驳之词,就不要出来烦人。
  
  老年谏官一怔,腿脚一下子就瘫软下去。
  
  皇帝,这是要赶尽杀绝?
  
  要是言行不一,上一刻说“轻变”,下一刻说“并非轻变”,那就相当于欺君罔上,祸乱朝纲。
  
  真要治罪,可是相当之重。
  
  可要是咬死是“轻变”,也一样是欺君罔上、大不敬之罪。
  
  毕竟,两人的对话,无一不体现皇帝“并非轻变”。
  
  “陛下恕罪!”
  
  老年谏官连忙叩首,不敢回应。
  
  “启奏陛下,此獠为邀直名,无端上奏,实是欺世盗名。臣以为,合该治罪。”吏部郎中章惇持笏走出,上奏道。
  
  因一言而被治流放、下狱等重罪,未免太重,有失人心。
  
  相较而言,欺世盗名判的可就轻上不少。
  
  反正,一样都是震慑效果。
  
  “贬,黄州巡检。”赵策英大手一挥,冷声道。
  
  下一刻,自有禁军走上前去,拖走已经身子瘫软,难以走动的老年谏官。
  
  一时之间,百官齐震,不敢胡乱奏言。
  
  “变法一事,刻不容缓。”
  
  赵策英重重道:“准奏。”
  
  “陛下圣明!”
  
  江昭带头一拜。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齐齐一拜。
  
  约莫几息,江昭退回一步,走进班列。
  
  “臣礼部尚书张方平,有奏。”
  
  张方平一步走出,持笏道:“中宫诞下皇子,臣请为小皇子拟定封王,移居王府。”
  
  “礼部拟出章程,呈奏上来即可。”赵策英严肃道。
  
  皇宫有毒,小皇子移居宫外,刻不容缓。
  
  张方平一礼,缓缓退下。
  
  “臣”
  
  其后,不乏臣子上奏,或关乎边疆,或关乎治政.
  
  但从总体而言,议论都明显小了不少。
  
  究其缘由,自是震撼于变法这一决策。
  
  官家的态度,实在太过强硬!
  
  文渊阁,公堂。
  
  江昭持着文书,作沉思状。
  
  半响,执笔落字。
  
  权责细化!
  
  考成法!
  
  清丈土地,赋税合一!
  
  笔锋微滞,迟疑了几息,又一次落下。
  
  交子!
  
  占城稻!
  
  重工商业!
  
  入仕已有十三年之久,位极人臣,关于如何变法,江昭自是有其独到的见解。
  
  财政赤字,实行变法,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也即设法赚钱,新兴产业。
  
  节流,也即减少开支。
  
  其中,开源得从工商业、农业入手。
  
  以往,手工纺织、陶瓷、盐、酒、茶等都是朝廷专卖,类似于国企,内部腐败相当严重。
  
  以贩盐为例,主要有两种专卖方式,一种是官营,一种是私营。
  
  官营,也即朝廷设立“盐铺”“盐坊”负责售卖,商人根本无法插手。
  
  私营,也即入中法与折中法。
  
  入中法主要是在边疆地区实行,官兵需要粮食,就让商人运送粮食过去,粮食入手,边军就开据“交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