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相公致仕!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相公致仕!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相公致仕! (第1/2页)

熙丰四年,五月十七。
  
  文德殿。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丹陛之上,官家赵策英披着龙袍,垂手抚膝,自有君王威仪。
  
  其下,陛坫。
  
  一把朱漆木椅,横立于此。
  
  大相公韩章持笏肃坐,不苟言笑,紫袍金带、金符鱼袋、貂蝉笼巾,自有宰执天下十二年的从容威严。
  
  一般来说,凡是庙堂议政,臣子注目的中心都是君王。
  
  一则,议政的中心就是君王。
  
  凡是百官议政,肯定都得官家点头发话,方可执行下去。
  
  二则,议政可目视龙颜。
  
  自古以来,都有目视龙颜为大不敬之罪的说法。
  
  但,也仅仅是局限于说一说而已。
  
  实际上,一旦真的涉及议政,文武百官几乎都会目视龙颜。
  
  更甚至,就算是跟皇帝意见不合,争执起来,也并非是太过稀奇的事情。
  
  所谓的定罪“大不敬”,更多的还是偏向于“不敬”。
  
  通常来讲,庙堂百官,皆可目视龙颜!
  
  这也就使得,不少大臣都会专注于“目视龙颜”。
  
  记下君王容貌,他年致仕荣休,就算是吹牛,那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有模有样!
  
  不过,今日却是有些不太一样。
  
  文武百官的注意力,更多的却是集中于大相公韩章。
  
  许坐于殿上,不必下拜!
  
  这样的殊荣,愣是让文武百官齐齐退了一步有余。
  
  为的,就是腾出摆放木椅的位置。
  
  大殿上下,唯有两人可入座听政。
  
  一人是官家,一人是大相公!
  
  何为排面,这就是排面?
  
  凡文武大臣,皆是忍不住注目过去。
  
  不时有人相视一眼,暗自惊叹。
  
  何谓风光?
  
  这就是风光啊!
  
  孕育桃李、位极人臣、开疆拓土、名载汗青、千古流芳.
  
  这样的人生,谁人不心生憧憬?
  
  就连几位内阁大学士,也不免连连注目。
  
  许坐于殿上,不必下拜。
  
  这样的礼遇,就算是体验一秒,那也不枉一生宦海沉浮,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啊!
  
  当然,人贵在自知。
  
  几位内阁大学士,皆是暗自叹息。
  
  这样的礼遇,除了韩章以外,其余几位内阁大学士,怕都没资格享受。
  
  一则,几人与韩章的差距实在太大。
  
  韩章之资历、功绩、名望、威望,都是几乎是碾压其他人。
  
  差距太大,德不配位,自然不可能上去。
  
  二则,不是谁都有一个弟子叫江昭!
  
  陛坫立椅,殿上入座。
  
  这样的礼遇,除了韩章有本事以外,其弟子江昭亦是功不可没。
  
  甚至,江昭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
  
  毕竟,这位可是实实在在的两代宠臣、贤臣、能臣、忠臣!
  
  但凡没有江昭,韩章大概率是难以得此殊荣。
  
  但凡没有江昭,韩章大概率也不敢承此殊荣。
  
  宦海沉浮,讲究上得去,下得来。
  
  没有一位上乘的接班人,就算是韩章真的得到了“殿让入座”的殊荣,恐怕也不敢真的享受。
  
  几位大学士相视一眼,或多或少都有些许憧憬之色。
  
  为人臣者,如此殊荣,可谓真正的人生巅峰。
  
  但凡是人,就会有喜怒哀乐,内阁大学士也不例外。
  
  真要说起来,谁又能不羡慕呢?
  
  “内外百司,可即上言。”
  
  丹陛之上,赵策英抚膝平视,沉稳道。
  
  就在昨日,大相公已经上呈了致仕荣休的文书。
  
  三辞三让,不可或缺。
  
  今日,肯定不是以议政为主。
  
  不过,上朝议政的流程,还是得走一走。
  
  “臣礼部尚书张方平,有事陈奏。”
  
  仅是一刹,就有一人走出。
  
  礼部尚书,张方平!
  
  左首,江昭持笏肃立,淡淡回望一眼。
  
  张方平上奏,主要是为了“预热”。
  
  毕竟,总不能一上来就让大相公陈奏乞骸骨吧?
  
  文武百官,凡是消息灵通之人,大都注目过去。
  
  自今日起,连着十日、三次议政的时间,都注定不是以议政为主,而是为了“演戏”。
  
  也因此,就连张方平可能上奏什么,百官都能猜到一二。
  
  临近五月十七,且与礼部有关的大事,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准。”赵策英摆手道。
  
  “古有言:圣人膺运,万寿协于天心;兆民归心,大庆洽于四海。”
  
  “今陛下圣寿将至,星象呈祥,天下翘首,内外臣工咸怀肃敬,欲效《周官》贺寿之仪,陈雅乐、献嘉言,以彰陛下临御之德,以慰天下仰止之情。
  
  臣不揣冒昧,敢询圣裁,是否允礼部预筹盛典,俾使普天同庆,共沐圣恩?”
  
  果然!
  
  五月二十五,官家寿辰!
  
  不少大员相视一眼,不以为奇。
  
  “免了。”
  
  丹陛之上,赵策英摇摇头,摆手道:“拓土在即,边疆尚未稳固,朕心着实难安。大军征战不久,军费消耗不少,若是庆贺寿辰,也未免太过劳民伤财。”
  
  “朕,无意大肆庆贺。”
  
  “着令,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即可。”
  
  “至于宫廷典礼,免了吧。”
  
  一句话,贺寿该有的普天同庆,一样继续。
  
  其他的,实在太耗费财力,没必要年年都举行。
  
  “诺。”
  
  张方平一礼,退了下去。
  
  “可还有奏?”赵策英面色如常,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继续问道。
  
  “老臣有奏。”
  
  韩章说了一句,就要持笏起身。
  
  来了!
  
  文武百官,尽皆注目过去。
  
  “大相公坐着即可。”赵策英一望,连忙压手制止。
  
  不拜之权,实为无上殊荣。
  
  作为一等一的老臣,韩章就要乞骸骨,赵策英自是不介意让其风光致仕。
  
  一声制止,韩章起身动作一滞。
  
  迟疑着,韩章抬手一礼,终是坐稳了屁股,没有继续坚持起身。
  
  “臣自领枢衡之职以来,常以“致君尧舜”为志,夙夜孜孜,不敢怠慢,惟恐有负社稷托付。
  
  然,岁月流失,臣已老态龙钟,目昏耳聩,于宰辅之职渐有力不从心之叹,若强留其位,非但负陛下之托,更恐妨贤路之通。”
  
  “伏乞陛下开恩,许臣解职归乡,以终天年!”韩章恭声上奏道。
  
  仅是一句话,文武百官,相率陈议。
  
  果然!
  
  大相公韩章,就要致仕!
  
  于人生巅峰、殊荣不断之际,公然致仕,不贪恋半分权势,唯留功名传遍天下。
  
  其实,不少人已经知晓,亦或是预见了这一决定。
  
  但,这并不妨碍文武百官为之注目。
  
  一方面,这是一位宰执天下十二年之久的内阁首辅。
  
  文可治政天下,武可开疆拓土
  
  这样的人物,文成武德,出将入相,注定是千古流芳!
  
  于文武百官而言,要问什么最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