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理海共织殊途网,常规笼中舞变章 (第2/2页)
随着交换与共悟的深入,那中央的理之基石上的光芒越来越盛,黯淡的字迹一个个被点亮,如同星辰次第闪耀于夜空。当最后一块代表“阴阳相济,冲气以为和”的碎片被二人共同理解、融入基石——
“嗡!”
“万物之理,殊途同归”八个大字,终于齐齐迸发出圆满无瑕、璀璨夺目的紫色光辉!整片至理之海为之沸腾,无数理之碎片共鸣合唱!一道凝练了无穷智慧与共生真意的紫色光河,从基石中奔涌而出,浩浩荡荡地注入二人丹田。
金色道花再次舒展,这一次,不仅仅是稳固,更添了一份“圆融”与“通透”。灵力流转间,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对道法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道基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温润如玉的光泽,韧性十足,可承受更剧烈的形变而不断裂。
带着愈发圆融的道心,二人踏入了最后那扇散发着耀眼、仿佛蕴含着无限可能与变革之力的金色光门——“常规可变”。
门后,是一片秩序井然而又显得无比刻板的“常规之笼”。在这里,规则至高无上:太阳严格东升西落,毫厘不差;水流必定由高向低,从无例外;草木严格遵守春秋枯荣的时序;甚至连天地灵气的流转,都沿着固定不变的轨迹运行,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
任何试图挑战、违背这些常规的行为,都会立刻引来“常规之力”的无情镇压——试图让夕阳回升,会遭金光反噬,灵力逆冲;试图让水倒流,会被无形壁障阻挡,寸步难行。
“‘常规可变’……并非要我们成为颠覆一切的叛逆者,”楚凡尝试以神识引导一缕灵气,偏离其固有的运行轨迹,立刻感到一股庞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迫使那缕灵气回归“正轨”,连丹田道花都为之轻颤,“而是在深刻理解、尊重常规的基础上,寻找其中蕴含的‘弹性’与‘契机’。”
“不错,常规是世界的骨架,是秩序的基础。妄图彻底摧毁它,只会带来混乱与毁灭。”叶昭凤眸光流转,仔细观察着这片“牢笼”。她注意到,太阳东升,但其投射的光影会随时间缓慢移动;水流向低,但遇到山石阻挡,会自然绕行,形成新的路径。“变,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顺势而为,在常规的框架内,引导其走向新的可能。”
她走到一条潺潺小溪边,并未试图让溪水倒流,而是以精妙的灵力,在溪流中构筑起数道微小的、如同琴键般的灵力堤坝。水流遇到这些并非完全阻塞的“障碍”,自然而然地分流、回旋、激起细浪,最终依旧奔向低处,但整个流程却变得曲折生动,仿佛演奏出一曲灵动的乐章。常规未被打破,却因这“顺势的引导”,展现出了不同于直泻而下的美与变化。
楚凡受到启发,他来到一片秋日枯黄的草地。没有强行逆转时序让草木返青,而是将自身一丝蕴含着“春日生机”道意的灵力,如同细雨般,温柔地渗入土壤深处,模拟出初春大地回春的那一丝暖意与召唤。
土壤中沉睡的草籽,在这股“似是而非”的春天气息滋养下,竟违背了严格的枯荣时序,微微萌发出一点几乎不可察的绿意!这并未颠覆“春秋更替”的大常规,却巧妙地在其严格的“时间表”上,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实现了局部的、暂时的“变化”。
二人如同两位最高明的舞者,在这名为“常规”的舞台上翩跹起舞。他们不再试图对抗规则的洪流,而是寻找洪流中的漩涡与潜流,以自身之道为桨,巧妙地引导方向。叶昭凤引导山风绕过峭壁,形成回旋的气流,滋养背风处的植被;楚凡微调地脉灵气的局部浓度,使得原本只能孕育普通药草的区域,悄然提升了品质。
每一次成功的“顺势而变”,都让周围那冰冷无情的“常规之力”似乎变得柔和了一丝,仿佛承认了这种在框架内的“创新”。他们对“常规”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它不是枷锁,而是提供了稳定平台的基石。真正的“变”,是站在这个坚实的基石上,去探索更远的风景,而非拆毁基石本身。
当他们成功让一株本应枯萎的老树,在不动摇其生命根本的前提下,焕发出一缕新的生机嫩芽,且没有引来任何规则反噬时——
“轰!”
整个常规之笼,仿佛被注入了灵魂,所有的景象都变得更加生动、鲜活!那轮刻板的太阳似乎多了几分温情,流水多了几分欢快,草木的枯荣仿佛蕴含了更深邃的轮回之意。无数道金色的、代表着“秩序中的自由”、“框架内的创造”的真意光流,从虚空中涌现,如同百鸟归巢,涌入二人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