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尘泥炼心悟担当,逆法扰神守本心 (第1/2页)
“昭凤,你看仔细,”楚凡的声音冷静得近乎残酷,“我们或许能救这一个孩童,但此举如同杯水车薪。那掺沙的粥,那谄媚的吏,那囤积居奇的商……根源不除,救一人,又如何救得了这满城哀鸿?此关考验的,恐怕并非一时之仁。”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远处骤然响起急促杂乱的马蹄声,一队盔甲鲜明却眼神凶狠的官兵,簇拥着那个肥头大耳的粮商疾驰而来,激起漫天烟尘。
粮商勒住马,睥睨着脚下如同蝼蚁般的灾民,狞笑声刺耳异常:“想活命?想喝粥?可以!拿你们祖传的土地、拿你们的妻女来换!今日不在这契书上按下手印,天王老子来了,你们也得饿死在这街上!”
灾民们瞬间炸开了锅,积压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有人红着眼眶冲上前去理论,却被官兵毫不留情地用刀背狠狠砸翻在地,鲜血瞬间迸溅,染红了干裂的土地,那抹刺目的红,灼烧着每个人的眼睛。
“这便是‘道不远人’的真意吗?”叶昭凤看着眼前的惨状,感受着道心传来的阵阵刺痛与迷茫,“让我们亲身经历这凡俗的极致苦难,封禁我们的力量,逼我们在无能为力中,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道’?”
楚凡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在混乱的人群中扫视,最终定格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身着洗得发白儒袍的年轻书生,正偷偷将自己怀里仅有的、硬得像石头的几个窝头,塞给身边几个眼看要支撑不住的老弱。他的动作小心翼翼,却没能逃过巡逻官兵的眼睛。
很快,拳脚如同雨点般落在他单薄的身上,书生被打得鼻青脸肿,蜷缩在地,却仍死死护住怀里最后一个窝头,嘴角溢血,却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圣贤书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辈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见百姓受苦而不能救,与禽兽何异!”
这微弱却无比坚定的声音,如同混沌中的一道惊雷,骤然劈开了楚凡被烟火戾气笼罩的思绪。他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悟:“我明白了!‘道不远人’,从不是让我们在顺境安乐中感受烟火的温情,而是要在这无边的苦难熔炉中,亲眼见证、亲身感受那绝境中依旧不灭的‘人性坚守’!”
书生的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与风骨;老妇的道,是为血脉延续甘愿牺牲一切的至爱;甚至那些愤怒反抗、被打得头破血流的灾民,他们的道,是对生存最卑微也最强烈的渴望,是对不公命运最直接也最悲壮的抗争!
“我们的守护之道,亦当如此!不在云端俯视,而在尘泥中同行!”楚凡拉住叶昭凤的手,眼神不再有丝毫迷茫。他们彻底放弃了调动灵力的尝试,如同真正落入凡尘的普通人,融入了这苦难的洪流。
他们学着书生的样子,蹲下身,用并不熟练的动作,为受伤的灾民清洗伤口,用撕下的衣襟仔细包扎;他们找到废弃的木材和茅草,帮漏雨的窝棚加固遮风挡雨的顶;楚凡甚至凭借过往的见识与沉稳的气度,主动走向那趾高气扬的粮商,不卑不亢地与之周旋,最终用自己腰间一枚看似普通、实则蕴含一丝灵韵的玉佩,换来了足以缓解一时之急的十石粮食。
他们的灵力被压制在丹田深处,却用凡人的双手去劳作,用凡人的智慧去斡旋,用凡人的心意去共情这片土地上的悲欢。
当最后一粒粮食被公平地分到灾民手中,当那原本气息奄奄的孩童因为一口薄粥而发出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笑声时,整个灾年图景如同被打碎的琉璃般,骤然崩塌、消散。那些曾经沉重地压制着他们、试图磨灭他们道心的烟火戾气,此刻竟仿佛被净化,化作无数温润纯白的灵光,百川归海般涌入他们的丹田。
丹田内,那株金色道花剧烈震颤,原本含苞待放的花瓣,在吸纳了这源自苦难与坚守的奇异能量后,竟缓缓舒展开来,花瓣之上,清晰地浮现出“担当”与“共情”的古老道纹,熠熠生辉!聚灵境中期的瓶颈,第一次发出了清晰可闻的、如同冰层开裂般的“咔嚓”声!
然而,还未等他们细细体会这突破的契机与道心升华的感悟,周遭空间再次剧烈扭曲、变幻。
下一刻,他们已置身于“法不离心”的关卡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