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第一卷 第124章 褚遂良?

第一卷 第124章 褚遂良?

第一卷 第124章 褚遂良? (第2/2页)

东宫外面,常胜对那封烧毁密信的调查也没闲着。
  
  李承乾之前指点过他,说可以用琉璃镜片叠起来,聚光细看,兴许能发现点什么。
  
  常胜照办,果然在那些残余墨迹的细微笔画里,瞧出了独特的书写顿挫和勾画习惯。
  
  经过比对东宫及六部存档的文书笔迹,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一位年过花甲、专为宗室抄录佛经的老经生身上。
  
  这老头平日里不怎么出门,就跟纪王李慎府上来往比较多,经常被请去抄写经文。
  
  李承乾明面上每天按时听褚遂良讲课,处理李世民交下来的政务,批阅登州、扬州试点送来的公文,瞧着勤奋又专注。
  
  私底下,他却秘密吩咐王玄,先别去惊动纪王府,从纪王李慎日常那些瞧着与世无争的爱好入手。
  
  比如他特喜欢收藏前朝的古董字画,还时常出手大方地资助一些穷困潦倒的寒门学子,让王玄去细查这些行为背后的钱从哪儿来,人都跟谁勾连着。
  
  后宫里头,苏玉儿也没闲着。
  
  她借着去给长孙皇后请安的机会,从宫女和宗室女眷们的闲聊八卦里,敏锐地抓到了一些线索。
  
  最近,纪王妃跟几个向来对太子新政不太感冒的宗室王妃、郡主走动得特别勤。
  
  酒宴闲聊的时候,纪王妃总是不经意地,要么叹气说太子年轻气盛,要么感慨什么过刚易折,话里话外都透着那么点意思,暗示太子锋芒太露,怕不是国家的好兆头。
  
  这天,李世民在甘露殿批阅奏折,正好李承乾过来奏事。
  
  等公事谈完,李世民放下手里的朱笔,随手拿起桌案边上一本《盐铁论》,像是随口那么一问:
  
  “承乾,你对这《盐铁论》里头桑弘羊的那些法子,有什么看法?”
  
  李承乾心里清楚,父皇这又是老一套,考校来了。
  
  他稍微琢磨了一下,答道:
  
  “儿臣以为,盐铁的利润,关系到国家财政和百姓生活,不能不重视。桑弘羊的法子,主要是强调官府经营,目的是加强中央,削弱地方,把财富集中起来。”
  
  “不过历朝历代这么干,也是有好有坏。如果一味地官府垄断,就容易滋生腐败,市场也没了活力。儿臣的浅见是,或许可以让官府经营和民间经营一起搞,定好标准,立下规矩,引进竞争,这样效率才能提高。比如说盐业,可以试试盐引的法子,官府控制盐的来源,商人凭着盐引去贩卖,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税收,也能激发商人的积极性。”
  
  李世民听着,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脸上的神色却比刚才更复杂了些。
  
  百骑司指挥使丘神绩,最近也“碰巧”在宫里好几次跟李承乾遇上。
  
  他总是满面春风,主动向太子殿下汇报清剿隐组织余孽的最新进展。
  
  言语间对太子赞不绝口。
  
  临了,总会“友好”地提醒一句:
  
  “殿下,东宫人员日益庞杂,还需仔细甄别,以防宵小渗透啊。”
  
  那话说得,要多恳切有多恳切,听着真跟替太子操碎了心似的,实则句句不离试探。
  
  王玄的调查很快就有了眉目。
  
  他发现纪王李慎名下,通过长安城里几家不怎么起眼的当铺和米行,常年都有大笔的银钱进出。
  
  这些钱最后的去向非常隐蔽,转了好几道手之后,竟然有一部分资金,最终流向了几个远在关外的马场。
  
  还有一些打着杂货铺招牌,实际上暗地里倒卖兵器零件的铺子。
  
  纪王,竟然是这些产业背后的股东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