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药一起服啊! (第1/2页)
考题记下。
整个贡院的考场都陷入了安静中。
除了沉重的呼吸声,甚至连个偶尔的研磨、铺纸之类的动静都听不着。
雪灾?
赈灾?
是否?
多么简单的题,这解题的思路也会有很多。
越是如此,就越是难。
因为没有人知道主考官主要想考的是哪一块?
其实往年的试题上,也有的考生认为题出的过偏,但也还在能接受的范围。
但这次的题却是只能听到抽气声!
要说其他的题在解的时候还能稍微的保持一些中立的想法,但这题你再怎么破题也中立不了!
是否都给你提出来了!
你敢在这上面破题使小心思,阅卷官有很大机率就会弃掉你的卷纸!
你连个题都解不明白,岂能让这样的人上榜?
沈书凡一手往砚台里倒了点水,一边轻轻的磨着,一边整理思路。
只看出的这个题,从明面上看的话,会往朝廷要往治理灾情,严抓赈灾的事情上。
是否却似乎又是两个极端。
可以理解为做还是不做,也可以理解为别的?
可朝廷里的事实却是,直到过年的时候,朝廷上天天提赈灾,但却并没有人去做这件事。
还是有的,就是太子妃姜楚楚卖了自己的铺子,以太子的名义在城门外建棚施粥。
从年前一直到现在。
一天一顿,稀粥,却也是城外的那些难民难得的饭食。
就算如此,据说难民的尸体每天还是要成车成车的拖走……
出这样的考题,是做表面文章,还是想要找能解决此事的人?
武将大将军府倒是守护了边境,可没有足够的粮草,甚至还需要自己拿钱倒往里添。
如此也是没得个好下场。
文官里是以谢丞相为首,连京城城门外的难民都无视的人,还指望着赈灾?
而普通民众的立场更不好入,这里可是等级鲜明的东庆国。
不管是从文官还是从武将入笔,都不太妙啊!
民众的立场更要不得。
沈书凡已经面无表情的磨好了磨。
这题看似有很多条路,事实却又是相当难解。
出这题的人,心眼儿坏透了!
这个题不易解,那就先放放。
否则钻进这个题里,大概率一天出不来。
自己感觉难,其他人也是一样难。
也难怪这次的会试第一场的题量如此少,看来就是为了给他们这些考生充足的时间做题。
刷刷刷!
沈书凡把稿纸铺好,先写了其余的题。
明经、经义各一道,难度也有,但对比下来的话,感觉还是更容易一些的。
半个时辰之后,各个号舍里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写了起来。
大多数是如沈书凡一样的先写了其他的题,有少部分顺着自己的解题思路先把草稿都打了一遍。
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到了晌午。
沈书凡把考篮里的饭菜拿出来吃。
尽管眼下已经是农历二月,但凉饭,凉菜,凉水的,这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下去,肚子里还是凉馊馊的。
可饭菜还是得吃!
吃过饭,继续写。
一写就写到了入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