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如何温和的统治吐蕃 (第1/2页)
“为了吐蕃,大伦你让我投降?”松赞干布满脸诡异。
“赞普,我这几天,有各种打听和研究过。
嗯,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研究。
大唐现在正在努力开发他们的南方,而他们的皇帝陛下对南方,一些在深山老林中的部落,有一种独特的态度。
为了避免他们的激烈反抗,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他曾经下旨,允许他们在大唐的律法下,保留自己一定的习俗。
比如说,除了特定的身份,在大唐进城,或者是走在官道上,是不允许配刀的。
可在那些深山老林中,有些部落为了生存,不管大人小孩都配刀。
这是他们为了生存的必需品,是不可能给他们剥夺的。
要不然,他们肯定会激烈反抗。
这种政策,如果换到吐蕃呢?
我吐蕃本身融合了多个部落,有很多各自的习俗。
因此,我吐蕃才尊奉苯教,想要以苯教的信仰,彻底抹除他们自己的习俗。
我们是没办法,他呢?”
在整个封建王朝,带着剑到处走,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哪怕到了后期的封建王朝,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腰间都会挂着一把剑。
因为剑是属于礼器,是传统,某种意义上,也是身份象征。
谁要是敢扛着一把刀到处走,一旦被发现,是肯定要被抓起来的。
随便扣个帽子的话,甚至会被砍头。
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古老流传的传统。
“大伦,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松赞干布疑惑道。
“赞普,说句实在话,大唐现在差不多算是把我们包围了。
如果我们要退,只能是往戒日王朝退。
但现在的戒日王朝,也不是好相与的。
更何况,我们也算是游牧民族,在戒日王朝那片地方,不一定能生存得好,甚至还会失去民心。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退路,您说是吧?”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松赞干布跟文成公主,已经联姻成功。
戒指王朝这边感受到了威胁,正好玄奘取经路过,戒指王就以这个为借口,以向往大唐为名义,对大唐派出了使臣,表示愿意接受朝贡制度,成为大唐的属国之一。
所以李世民派李义表跟王玄策,去出使戒日王朝,看看实际是个什么情况,顺便也定一定朝贡指标等等。
没想到,王玄策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那位同样雄心壮志,统一了北天竺的的戒日王,在恒河中淹死了。
戒日王朝混乱,王玄策被追杀,一时间气不过,干脆朝着吐蕃尼婆罗等借兵,给打了回去,成就了一人灭一国的说法。
这个说法,水分是很大的。
那个时候,人家国内军阀遍地,本身就处在乱战之中。
另外,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大唐的影响力。
实际的攻伐成果是有,这一波深深的震撼了天竺那一片,当时东南西北中五个天竺王,全都表示愿意朝贡大唐。
现在还没到戒日王死的时候,按照原本的历史,还得等个三年。
现在的戒日王朝,在吐蕃的眼里同样很强大。
“的确是如此,若是有半点机会,何至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