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和武媚娘牵手逛街!【求月票】 (第1/2页)
朝堂上,当赵煦宣布御驾亲征之时,百官顿时惊住了,自打真宗御驾亲征跟辽国签署澶渊之盟开始,就没有再出现过御驾亲征。
没想到当今官家居然又动了这个念头,一些老臣开始劝谏,希望陛下收回成命,莫要冒险。
当然,他们也怕自己冒险,毕竟御驾亲征,各部官员都要跟过去在,这要有个三长两短,不就嘎在了西北边陲了吗?
赵煦懒得打嘴仗,当即宣布道:
“此乃我大宋百年未有之机遇,岂能因噎废食?诸位莫要再劝,接下来朕会安排留守东京人员,各部官员要各司其职,若有大胜,统统有赏!”
说完,赵煦拿起留守名单开始宣布,蔡京和李格非以及各部的主官全部留守东京开封;章惇、曾布随驾亲征。
蔡京和李格非两人都持有黑铁令牌,再加上李清照持有精钢令牌,整个开封不会出任何问题。
为了防止后宫出乱子,赵煦还打算在出发前封李清照为宫中供奉,这样李清照就能自由出入后宫,遇到看不惯的人,可以直接劈雷。
蔡京没想到自己还有这种待遇,当即跪下来磕头行礼,语无伦次的说着表忠心的话。
赵煦又做了一番人事调整,希望未来一段时间,开封各部门能够平稳运转,各种战略物资,也能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
至于紧要物资,比如军火炸药之类的,直接通过混元宫中转就行。
李清照把军器监的各种武器运到混元宫,赵煦直接带到前线,既省去了沿途运输的波折,同时也能避免军火在颠簸的路途中发生意外。
赵佶身为技术总管,同样要跟过去,不仅要检验各种火炮的性能,同时还要忙里偷闲研究一下石油。
宋朝时期,延州、米脂一带经常能看到冒出来的黑色石油,沈括打卡路过时曾判定,此物对后世必有大用,甚至连【石油】这个名词,还是沈括给取的,一直沿用到现代社会。
这个时期没什么石油提炼技术,但蒸馏一些汽油柴油问题还不大。
汽油可以搞出汽油弹、燃烧弹,柴油可以用来点燃火把,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柴油机械,比如二冲程打桩机,就适合用杂质含量高的劣质柴油。
为了能研究透彻,赵佶还用瘦金体,言辞恳切的给周易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洋洋洒洒的说了提炼石油的难点,希望周易能帮忙搞一台二冲程打桩机。
打桩机的名字是他从书上看到的,不清楚长什么样,但在赵佶的认知中,既然是打桩机,那就是修桥建桥的利器。
赵煦在朝堂上安排御驾亲征的事宜时,开封城外的皇家园林中,所有人都被清了出去,赵佶和知军器监等人将迫击炮支好,准备测试炮弹的性能。
李清照骑着小电驴站在三丈开外,手中捏着万物休眠符,一旦出现意外,她就骑着小电驴冲过去,阻止爆炸。
一切准备就绪,赵佶拿出了手工制作出来的六十毫米迫击炮的炮弹。
炮弹的弹壳是用水力锻打设备打成薄铁皮,再进行折弯,最后焊成炮弹的样子,炸药用的是抗战时期研究出来的周氏炸药,推进药是尾部装填的硝化棉。
迫击炮的原理很简单,炮弹从前端填入炮膛,底部的撞针激发炮弹的底火产生巨大推力,然后将炮弹抛射出去。
从原理上来说,这玩意儿就是宋朝就有的臼炮,但从便携性和爆炸效果看来,迫击炮又远超时代。
尤其是高抛物线弹道,使得迫击炮能够进攻到反斜面和城墙内部,杀伤力惊人。
临试炮前,赵佶又用无人机看了看,确认前方十里没有人,这才拿起炮弹,放在炮口填了进去。
炮弹底部的底火很快就被撞针擦出了火花,从而引燃了周围的硝化棉,在这种巨大的推力下,炮弹顿时被膛内的气压出来,“嗖”的一声飞到了天上。
几秒之后,前方传来了爆炸声,李清照骑着小电驴一马当先冲过去,找了半天,总算在两里之外见到了爆炸坑。
方圆一丈的地面都被掀翻,靠近爆炸中心的地方还出现了一个深坑,周围的花草树木被炸得面目全非,弹片以及炮弹中夹杂着的铁屑溅射得到处都是,不少还直接刺进了树木里面,造成不小的杀伤。
赵佶骑马跑过来,估算了一下爆炸面积说道:
“若一炮打入敌军的战阵中,可至少杀伤数十人,继而引发强烈的连带效应,比如骚乱、哗变等等……一发炮弹能直接影响上千人,间接影响无可估量。”
逃走的士兵会把炮弹的威力传到后方,后方的人会没由来的惊恐,影响作战……总体来说,迫击炮的出现,对西夏绝对是降维打击。
李清照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