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战争之叶?【求月票】 (第2/2页)
周易说道:
“先用黄酒把干黄酱澥开,然后炸五花肉丁,炸到表面金黄时倒入酱,一直翻炒到酒味儿完全散去,酱和油完全混合在一起才行,回头你下载一些美食视频让厨师看看,他应该会受启发的。”
饭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李清照主动收拾厨房,两个小丫头在一旁打下手,周易难得清闲,继续布置三清殿。
另一边,北宋哲宗世界,开封城西校场内,空气中的血腥味还没散去,五十多个党项俘虏的无头尸体还没拖走,大宋新招收的士卒就一队队离开大营,开始奔赴西北战场。
从辽国出使归来的张叔夜担任先锋统制,率领三千先锋军出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开封到西夏前线的道路打通。
这次的进攻路线很简单,先入关去长安,然后出萧关一路向北推进,到中卫地区时杀过黄河,直捣党项人的老窝。
整个路线,跟陈汤剿匪的路线高度重合,但双方的战争,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大汉打异族跟砍瓜切菜没什么区别,但宋朝时期的党项人,却有着跟大宋一样的铠甲,一样的武器,甚至连战术都是一样的。
张叔夜离开后,赵煦并没有立即开拔,而是先在军营中跟各级将士热络的聊了天,又跟大家一起吃了满是肉片的大锅菜和白面馒头。
他没任何皇帝架子,端着碗挤在大头兵堆里,一会儿问这个家里的收成,一会儿问那个啥时候成亲,偶尔还把没成亲的小伙子唤作童子鸡,引来阵阵笑声。
饭后,赵煦又亲自教大家太阳灶的正确用法,沏了不少茶水分给将士们,就连马夫和伙夫都有。
整个过程中,他没刻意做什么,但经过这一遭,整个大营的所有士兵,都做好了为陛下献出生命的准备。
“老子跟官家一口锅里吃过饭,这辈子值了!”
“我这碗茶还是官家端来的呢,更他娘的值!”
“官家说,等灭了西夏,就赏赐我一个西夏公主,让她跟我回郏县种地,不知道西夏公主长得咋样。”
“肯定丑死了,兄弟,还是让给我吧,公不公主的无所谓,我就想看看西夏人会不会耕种。”
“西夏皇族上百个公主呢,到时候把最丑的让给你,这总行了吧?”
“兄弟我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岁数大点儿的,西夏公主们的母亲能赏赐给我吗?”
“真的假的,你不是想让娶公主那兄弟喊你爹吧?”
“……”
众人嘻嘻哈哈时,赵煦已经将各级军官喊到了校场的大帐中,跟大家强调了一下午纪律……不管卫青还是李靖,都强调过大军团作战,军纪是第一位的,所以要在出征前特别强调一遍,免得有人不听号令。
开会期间,赵煦还介绍了对讲机和望远镜的用法,至于无人机,那是赵煦的亲卫队才能掌握的高端技能,普通军官暂时没资格学习。
前两天赵佶在军营附近射过几次迫击炮,大家对炮声并不陌生,只是还没见到过实战的威力,赵煦打算到了前线,用迫击炮攻坚,直接将战士们的血勇激起来。
傍晚,他没有离开,而是直接住在了军营……接下来几个月,他要跟这些大头兵并肩作战了,要趁着还没上战场,多联络一下感情。
夜幕降临时,赵煦端着一些切好的馍片在炭火上烤着,两面烤到焦黄后,就递给给章惇和曾布等御驾亲征的朝臣:
“明日我要去仙长那里一趟,诸位留在军营,等我回来,大军便开拔。”
马上就要推演新都城的位置了,赵煦挺激动的,确定位置后,就可以提前让人腾位置了……占的耕地和村庄,该赔偿就赔偿,该搬迁就搬迁。
这次建都城是西夏人出力,辽国人出钱,澶渊之盟以来向辽国支付的岁币,赵煦打算全部夺回来。
赵煦安排任务时,校场角落,停着十多辆特制的马车,上面满是军器监制作的炮弹,全部用稻草垫着,运炮弹的马车上还贴着周易赐的符篆,中间那辆马车上贴的是万物休眠符,全方位防止出现炮弹爆炸的风险。
后续的炮弹,就靠李清照帮忙转运了,只要带到混元宫,赵煦就能带回前线,绝对能把西夏人炸出心理应激障碍。
吃完馍干,赵煦打着手电,又视察一圈营房,这才返回大帐中休息。
第二天一早,东方刚出现鱼肚白,赵煦就穿戴整齐,不过他没有穿冕服,也没穿甲胄,而是道袍。
今天要去混元宫旁观推演过程,不能缺席,另外周易还答应他再强化一次身体,达到绝世武将的身体素质。
赵子龙级别的大宋皇帝,希望西夏人晚上不会做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