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万般无奈 (第2/2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在这新楼上独立地居住着,引来大家的关注与羡慕。其余人都是住大寝室,几十人住在一起,我们才搬过来,深知那里不方便,也很嘈杂,但打工者没有挑剔与选择的权利。现在能够来到这安静的楼上,快乐地生活与学习,还得感谢苏副书记爱惜人才。他说了,等以后有了多余的房子,还将让我们居住独立的宿舍,大专以上的人才到人才公寓,住单间。这是一个好消息,给我一个憧憬。就说目前这个住宿就基本上满意了。我们宿舍外是一片大大的空坝,有专门晾衣服的地方。工作之余,我们在坝子里,搬出一张椅子,看书,欣赏蓝天白云,看看美丽的白云山风景,还可以聊天,困了,顺便打个盹,好惬意的。知足常乐。
下班后到保安室收到几封信,我快速跑回楼上,读了起来。
最让我意外的是,远在老家的向老校长的小儿子给我写来了长长的一封信。他虽然已经回家了,但在广州火车然遇到了麻烦。他和一位远房表弟一起从深圳来到广州坐火车回家。他先去了我们厂找刘闯拿回那个背包。当时就叫他表弟去买票。可表弟也提着一个大包,火车站人多拥挤,他为了保险,把钱放在包里,包里还有小向的四百元现金。表弟用手紧紧地攥着包,很专注的样子。谁知道,他火车票还没有买到,倒是在火车站拥挤的广场被几个专搞骗钱抢劫的家伙,在大庭广众之下强制地把他的行李包抢走了。小向回到火车站广场时,看见表弟躲在一角痛苦不堪,泪水湿透了面颊,手脚无措。他知道大事不妙了。他跟表弟一起到流花车站派出所报案。警察说,这很为难,事发已经两个小时候过去了,到哪里去找这几个歹徒呢?表弟因为是初来广东,没有一点经验,聪明反被聪明误。事已至此,没有别的办法,就算折财免灾吧。小向劝他上回当照回亮。表弟虽身无分文,但小向身上还留有一百元现金。
在万分无奈之下,小向想到了一个办法。用两人仅有的一百钱给表弟,给他买了一张回深圳的火车票,回原厂继续打工挣钱,等领了工资再回家。小向自己只留了一元钱乘21路公交车直达棠溪,来到冠花帽厂找我的老乡刘闯。刘闯很同情他们的遭遇,待人真不错,立即给摸出了二百元钱。这样,小向终于有路费了,便放心地回家过年了。
小向顺便寄来二百元钱,叫我代他把上次借那二百元钱还给刘闯,无论如何要代他向刘闯问好,真诚地感谢他。刘闯从来没有说起过小向找他借钱的事,还真想当无名英雄呢。这事让我对刘闯老乡更加钦佩。
小向再三要求我不要把这个遭遇告诉他父亲老向。我信守承诺一直没有让老校长知道。他还告诉我,现在当地财政相当困难,有时工资都发不出,到处拆借。他回去后,本想过年后就回来继续打工挣点高工资好结婚成家,可是,办公室干事找关系办了个勤工俭学指标出去打工了,这样学校办公室差人,小向就只有顶班当干事了,不用再上中学语文课。我在想,老向的儿子在汉城一所高中教书,比我们乡下中学好多了,都想离乡背井出来打工挣钱,这内地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要说论家庭,老向的家里条件比我们强一百倍。父亲当了几个学校的校长,母亲在城里做小学教师。两个哥哥都大学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成家了,就他还单身着跟父母一起居住,不愁吃,不愁穿的,还出来受这份苦,真是让我想不明白。我回老家时,他几次拜托我给他找个工作,我都劝他安心当老师。我明说了,我出来打工是迫于无奈。但是,他还是出来了。其间,我们通过几次电话,做过剪短交流。他说,他是学中文的,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还是有梦想。不过,他经历了那场有惊无险的遭遇后,回到学校本份多了,对内地的工作更加热爱。结识了一位漂亮温柔的小学老师,不久就结婚了,家庭很幸福。他后来还写了一些小说散文,评上了高级教师,这些短短的打工的经历,就是他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