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木朝宗 (第1/2页)
蓝星。
八个半小时的飞行睡眠后,李为舟踏上了阿拉斯加的土地,许多人的精神故乡,风景也确实优美,好地方。
这里原本是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领地,后来毛子哥来了,折腾了一阵,卖卖兽皮啥的,倒也还好,因为那会儿没发现金矿。
后来毛子哥把这片荒芜苦寒之地卖给了阿美,并随之发现了金矿,无数淘金者蜂拥而来,之后在此居住了几千年的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就倒了血霉了,活下来的人口十不存一。
世道啊,其实从没变过。只是后来从黄金变成了石油……
李为舟并未过多欣赏沿途美景,而是径直前往了通加斯国家森林。
并无甚新鲜之处,就和在鬼子那边一样,如法炮制,大片大片的森林失去了大部分生机……
虽然树木还挺立着,但无边的枯叶已萧萧而下。
它们体内的生机之水,大都被掠去供养建木生长所需。
一百万公顷。
两百万公顷。
……
六百万公顷!
这片北美最大的森林,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全部变蔫儿了。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下一场雨,厚厚的落叶腐烂后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绿意就会重新出现。
而五十五亿棵大树的生机,又让建木根上的小嫩芽长高了两寸半,如今看起来像一棵小苗了。
一波一波的简单讯息传来后,李为舟眼睛渐渐明亮起来。
在原地留下一个血眼虚影后,瞬间回归中掸边境,并紧急约见了赵九谷。
……
“什……什么?”
赵九谷或许已经把办公地点转移到了西南,只用了三十分钟就乘直升机赶到了李为舟所在地,听完他简明点题此次对话后,即使已经接受了李为舟近乎无所不能的个人能力,可此刻依旧觉得无法相信。
李为舟没有过多解释什么,反手拿出建木,道:“这是一棵神树,如今只是幼苗,需要不断吞食草木精华以壮大,但是已有稳固天地结构之能。
它所生长之地,将不会再有地震之忧。眼下大概只能稳固方圆百里的范围,但只要不断的供给它草木精华,随着它的成长,它所能稳固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广。迟早有一天,整个掸国,再加上云、贵、川,甚至藏、疆,最后囊括整个华夏,都不复再有地质灾害之忧。
到那个时候,中土神州,才是真正的神州浩土。西南,也会变成真正的天府之国。
连接掸国的铁路,就不止可以修一条了,连水力资源,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开发!”
赵九谷深吸一口气,道:“李先生,我暂且相信这是真的。那么,你需要我们做什么?”
李为舟道:“很简单,不断的往掸北高原上移栽成熟的速生林,要不惜代价!我想,这比任何基建,都值得投入。”
赵九谷缓缓点头道:“川蜀一年三级以上的地震平均都有六十余次,造成了无数损失。掸北高原更不用提了,以百次计。这给两国之间的陆上交通,增添了太多不可控的风险。如果只是移栽速生林……”
李为舟提醒道:“不止是地震,是所有的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岩层破碎、土壤稳定性差等地质风险,都会被解决。”
这可是可以稳固整个宇宙结构的建木神树啊!
它所在之地,若是还会发生鸡毛地质灾害,那这寰宇周天第一神木的名头,就太虚了些。
赵九谷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如果真的连这样的地质灾害都能解决,那……天府之国的名头,的确就算坐实了。而掸北高原,也能被改造成人间仙境。”
他都不敢去想,整个华夏都再无地质灾害,会是多么美好的事。
沉吟稍许后,他正要开口,忽然接了一个电话,眼神渐渐诡异起来,没有挂断电话,看着李为舟问道:“李先生,刚刚从倭国回来?”
李为舟点了点头,道:“还有阿拉斯加。”
电话里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道:“请稍等。”
过了两三分钟的样子,电话里传来骇然惊呼声:“是真的!!阿拉斯加通加斯国家森林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都不知道生了什么虫病,几百万公顷,都枯萎了,老天爷啊……”
李为舟淡淡道:“若不是如此,神树就无法复生。我用了近百亿棵树的大半生机之水,才复活了这株神树。但想要成长起来,再来百亿棵都不够,要持续不断的供养十年。不过十年间,神树也会逐渐反哺大地。”
赵九谷挂断电话,咬牙道:“干了!!速生林两个月就能出苗,桉树一年就能长到三四米,两年五到八米没问题。先把掸北高原的树全喂了,留出地来种桉树。再把滇南一部分树林也给伐了,批量批量的产出桉树。不就是数以千亿计的树木么?只要西南果真再无地质灾害,值!!”
既然谈妥了,李为舟就亲自带着赵九谷上了掸北高原,当然,控制了下时速。
在一处无名山谷地内,将建木栽下。
栽种入土的一瞬间,方圆百里内所有的草木生灵,悉数枯萎。
建木现在自身能影响到的范围,已经比李为舟的意识领域要广了,才恢复了几寸高啊……
李为舟能感觉到建木入土后的喜悦之情,受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邪性的这一幕,让赵九谷不寒而栗。
这哪里是神树,分明就是魔树啊!
人也差不多……
李为舟感觉到了老人的不安和紧张,宽慰道:“由死而生,总有一个过程。赵老放心,最多十年,就不会如此了。十年后,建木非但不会再汲取草木生机,还会反哺世间,不仅让此地结构稳固,还会令土壤层加厚肥沃,变得生机勃勃。”
因为十年后,普通树木估计对它就没什么用了,就需要他不断在灵界当伐木工,搜寻木属性灵机来投喂建木。
何时喂养成了万丈巨木,就能连通仙界,汲取真正的仙灵之气。
以年计的话,估计要十万年左右……
当然,再长大一些,建木自己就能从虚空中汲取木性灵机,维持自身生长了。
而李为舟伐灵木投喂,可以加快成长的速度。
在此过程中,建木哪怕只是逸散出一丝灵气,都足以让其盘踞之地,生机旺盛。
不过建木也不是纯粹将李为舟当牛马使,因为如今建木就是他,他就是建木。
投喂建木的过程中,他的木属性灵根也会不断壮大,木系神通也会逐渐超神。
建木不仅能够汲取凡尘界的污浊灵机,净化自用,还能提供给李为舟使用。
在凡尘界如此,二年后飞升灵界后也是如此。
灵界的灵机虽不像凡尘界那么污浊不堪,却也是稀薄混杂的,即便灵脉之上的灵机要浓郁的多,却也通常是五行灵机混沌,需要修者用心将所需要的灵机剥离出来炼化吸收,只是比凡尘界要容易许多就是。
而建木,可以主动净化灵机,虽然只能提炼出木灵机,并且,还要分润一半……可胜在无时无刻不在修行中。
李为舟将来只要选择木属性功法为主功法,直接躺着就能不断晋升。
虽然修炼速度无法跟那些绝世天才比,因为建木要分走一半,可胜在轻松悠闲不是?
只要不急于求成,厚积薄发,就能越来越强。
空出修炼的功夫,还能干点别的,譬如修炼雷系功法、金系功法、阴阳系功法……
尼玛!这肯定不行!
还是得想辙,苦修是肯定不能苦修的,完全不符合劳动法。
其次,建木还有一大神通:万木朝宗!
作为天地间第一棵神树,不管是哪方世界的,其层级都远超万千灵木,是以任何木系功法,对上它都要大打折扣。
除非,还有一人能将建木之根炼入藏神宫。
但至少这棵破碎的世界建木已无可能,因为这方世界的建木传承,都在这些破碎树根里。
其他人纵然还能找到建木碎块,也只是“死尸”……
而李为舟作为建木的化身,同样享此神通。
今后任何木系功法的修行者与其敌对,都会未战先输三分!
完美克星!
可能是李为舟面上喜悦和自信的神色也打动了赵九谷,在老头儿打了一通长电话回来后,与李为舟握手道:“李先生,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过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
李为舟大方,道:“随便问。”
赵九谷道:“是一定需要移栽过来么?我看神木可以将一定范围内所有的草木都吸收,或许不用再栽种一遍?”
李为舟想了想,身形一动消失不见,转瞬回来,扛着一棵连根拔起的大树,丢到地上,大树瞬间枯萎。
啧,这样居然也可以?
咂摸了下,他点头道:“赵老果然聪明,是不用移栽啊。”
这样一来,就省事太多了。
赵九谷扯了扯嘴角,又问道:“是一定需要大树么?树苗也有生机,是否可行?如果树苗可行,那么可以将培育时间从两年缩短到两个月。还可以双管齐下,一边培育大树,一边培育海量的树苗,还可以大量进口。”
李为舟沉默了稍许,人的智慧,原来真的有高有低……
这次他不用试,也知道树苗肯定也行。
不过他还是找补了下,说道:“赵老,树苗的生机肯定没有大树多,具体怎么办,培育多久才最合适,还是要斟酌一下。”
赵九谷笑道:“放心吧,我们有专门的专家来试验,肯定能得到最优解。如果树苗就可以,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就在掸北高原、滇南等地,就地建立大型育苗基地,传统土培技术能用,就用传统土培技术。土培技术不够用,就再加上无土栽培技术。
这样一来,就能大大降低运输难度和成本。将土地利用效率和时间效率提高到最高化!
李先生,我们也十分期待,西南再无地质灾害的那一天。”
李为舟估摸了下,真这样搞,估计时间能缩短一半都不止。
要不说他真的很有智慧,选择背靠一个强力的祖国,比一个人瞎折腾还是有用的多……
他点头道:“行吧,反正我对你们充满信心。”又指了指周围,道:“要不要我把周围的树木都清理一圈,肯定要修路,这些树木、树根你们来弄有些麻烦,我来做比较容易。”
有些粗活他还是能干的漂亮的。
赵九谷哈哈笑道:“如此,就劳烦李先生了。不过只要开一条宽一公里的路段就好,不必全部毁灭。”
李为舟点头表示了解,转瞬消失,赵九谷连忙站在高地,就看到一条宽约一公里的“枯色海浪”,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显现出来,一只延伸到国境线内……
又过了一刻钟,李为舟瞬间闪现,轻轻呼出一口气。
赵九谷感慨笑道:“神乎其神呐……李先生,你并未将神树带在身上,怎么也能……”
李为舟摇头道:“我即是它,它即是我,带不带都是一样。”实则藏神宫内,留有建木虚影,和血眼虚影、石镜虚影、小剑虚影一起,将那块破布太极图围绕在中间。
赵九谷又问道:“是否需要加强保护?”
李为舟想了想,点头道:“虽然凡类难以伤害,但能不被打搅最好。”
其实真遇到危险,建木随时可以回归他的藏神宫。不过来回折腾也麻烦,能被保护一下也好。
赵九谷郑重道:“我们会调一支人手过来,以最高标准来保护。”
李为舟满意了,如此,各般缺漏都被他补齐了。
他觉得自己今日的一番操劳没有白费!
临别前,赵九谷还是劝了句:“今天李先生在倭国和阿拉斯加的动静还是太大了些,不是不可以,但或许采取中庸之道,效果会更好些。”
李为舟愿意请教智者,道:“愿闻其详。比如说……”
赵九谷笑道:“比如,不必在一地一次吸收那么多,太明显,容易让人下不来台,会愈发警惕愈发恐惧于你,这并非好事。李先生向往之未来,应该是团结一致眺望宇宙星空的大道。让人过于恐惧,其实是不利于发展的。你可以在阿拉斯加吸收一百万公顷,也是跳着吸收,隔一片,吸收一片,反正你速度那么快,还能给动物留下更多的生长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