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 第416章 艰难的决定

第416章 艰难的决定

第416章 艰难的决定 (第1/2页)

妇人拉着孩子的手,踉踉跄跄地退出府衙大门。
  
  孩子仰起脸,小声问道:"娘,官府给爹爹发的钱到了吗?"
  
  陈王氏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掌抹去孩子脸上的尘土:"小虎乖,咱们去登州,去你爹当兵的地方,会拿到钱的。"
  
  她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被谁听见似的。
  
  最终,母子二人看了一眼官府的大门,无奈地转身离去。
  
  小虎赤着脚,已经磨出了血泡,却咬着牙不吭声。
  
  陈王氏摸出怀里最后两文钱,在城门口买了块粗面饼,掰成两半。
  
  孩子狼吞虎咽,她却把自己的那半偷偷塞回袖中。
  
  "娘不吃吗?"
  
  "娘不饿。"
  
  陈王氏勉强笑了笑,眼角皱纹里嵌着泪光。
  
  母子二人沿着官道向东走,夜里就蜷缩在路旁的草垛里。
  
  此时已经是四月,夜风仍带着寒意,小虎在梦中瑟瑟发抖,陈王氏便解开自己的外衫裹住孩子。天蒙蒙亮时,她被一阵窸窣声惊醒,发现一只野狗正在翻他们的包袱。
  
  她奋力去驱赶,但还是晚了一步,野狗吊起半块面饼,一溜烟跑了。
  
  陈王氏委屈的想哭,但是强忍着眼中的泪花,继续带着小虎赶路。
  
  第五天晌午,小虎突然栽倒在路边。
  
  “儿子,儿子,你怎么了?”
  
  陈王氏抱起孩子,发现他额头滚烫。
  
  慌乱之中,她看到前方炊烟袅袅,是个小村落。
  
  她跌跌撞撞地跑到最近一户人家门前,跪在院子里磕头。
  
  "行行好吧,孩子饿的不行了都……"
  
  开门的农妇看见她怀里昏迷的孩子,连忙端来一碗稀粥,又拿出半块黑面馍馍。
  
  陈王氏不住磕头谢恩,把粥给小虎喂进去,小虎砸吧砸吧嘴,这才转醒。
  
  农妇问道:"大妹子,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登州……"
  
  陈王氏哽咽着说道:"孩他爹是登州卫的兵,死在朝鲜了……"
  
  农妇叹了口气,从屋里拿出个旧包袱皮,包了几个窝头塞给她:"前面二十里就是潍县,到了那儿能搭上去登州的粮船。"
  
  潍县码头上,运粮的漕船正要启程。
  
  陈王氏跪在跳板前,额头抵着潮湿的木板:"求老爷带俺们一程,孩子他爹是登州卫的……"
  
  船把头瞥了眼她褴褛的衣衫,正要挥手赶人,忽然看见小虎怀里抱着的木牌,竟然是个灵位,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当兵的军牌,嘴里嘟囔着晦气,却还是让开了路。
  
  陈王氏千恩万谢,在船上帮忙干点洗衣做饭的活,一路跟着船来到登州。
  
  登州城的城墙比济南还要高,陈王氏牵着孩子站在府衙前,望着那两尊石狮子发呆。
  
  小虎怯生生地拽她的衣角:"娘,爹以前就在这里当差吗?"
  
  府衙前的衙役看见这对衣衫破烂的母子,立刻横起水火棍:"去去去!要饭到别处要去!"
  
  陈王氏扑通跪下,从怀里掏出已经揉皱的文书:"军爷行行好,俺男人陈大勇在登州卫当兵,去年战死在朝鲜……"
  
  "又是来要抚恤的!"
  
  衙役不耐烦地用棍子戳地,说道:"抚恤银两都是按季发放,还没到日子呢!"
  
  陈王氏只好在府衙门口等着,第一天,有师爷出来看过文书,说会查证。第二天,衙役扔出半碗剩饭。第三天清晨,她被一盆冷水泼醒。
  
  衙门里的班头拿着皮鞭,说道:“查过了,你男人虽然在登州卫当兵,但是,籍贯是济南府,你应该去济南府领抚恤。”
  
  陈王氏赶忙说道:“民妇去过济南府了,可是,那里的大老爷说,人在哪当兵,抚恤就在哪发……”
  
  “那我不管,赶紧走!”
  
  班头说着话,挥鞭子驱赶。
  
  陈王氏不住哀求:“求求你了,没有抚恤,俺们娘俩的日子过不下去……”
  
  "贱妇!再敢在此喧哗,治你扰乱公堂之罪!"
  
  班头恶狠狠地扬起皮鞭,作势就要打下来。
  
  小虎扑上来护住母亲,脸上挨了一鞭子,留下一道血痕。
  
  陈王氏死死搂住孩子,额头磕在石阶上撞出血来。
  
  周围渐渐聚起看热闹的人群,有人摇头叹息,更多人麻木地看着。
  
  直到衙役抡起棍子驱散人群,她才抱着孩子跌跌撞撞地逃开。
  
  集市东头的槐树下,陈王氏抚摸着小虎的伤口,心疼不已,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疼得直哆嗦,却咬着嘴唇不哭出声。
  
  就这样过了许久,陈王氏望着儿子蜡黄的小脸,心里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儿啊,娘给你找个好人家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