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吵翻了(下) (第1/2页)
嘭!
一名干部恍然大悟,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么一说,现在不缺水,但是按照这个人口数量来算,将来水不够用的地方,都不适合了!”
另一名干部也若有所思:“综合交通、水资源、地理环境、军事战略角度来看,还是武汉、郑州最合适啊!
可是郑州的话,又有黄河水患的风险,武汉的水灾风险,也不小呢!”
这时老政委笑道:“我们各大工厂,以及工院、科院都贴了一句话,叫...灵感,要浪漫,设计,要现实!
这用在地方的发展管理上面,也很好嘛。
在发展规划上,我们要领先当下的思维,充分考虑未来20年,甚至是50年后的情况,避免将来城市的经济发展,因为我们眼下的短视,而出现停滞。
在处理眼下的发展问题时呢,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实施太过天马行空的措施,以免浪费资源。”
干部们顿时默默点头,将话记在小本本上。
老政委又看向老赵:“赵刚同志,你说说看,你觉得在哪里选都城最好?”
赵刚翻了几页笔记,翻到了之前老王对各大湖泊现状的预警。
看了眼之后才说道:“在我看来,现在所有城市都是不太合适。
武汉的话,必须要禁止洞庭、鄱阳这两座大湖周边地区的百姓围湖造田,并且退田还湖,增加湖泊的蓄水防洪能力。
否则一旦遇上大水灾,武汉会很危险。
郑州也一样,在没有处理好黄河的隐患前,不适合当都城,花园口的事情,犹在眼前啊。”
话音一落,其他所有干部都不乐意了。
“你这说半天,结果是一刀切呀?”
“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田,让他们退田还湖,不是逼得他们造反嘛?”
“这就要给他们讲清楚了,尽量避免激起民怨。”
“所以我说还是太原,还省得搬来搬去的麻烦!”
“你这更扯,大典肯定会有各方百姓过来庆贺,太原就一条正太线能通往外省,多不方便?”
老政委又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了下来。
随后说道:“刚才赵刚同志说,选择都城,还要考虑一个安全的情况,这一点不可忽视。
我们的大典,要尽快举办,向世界宣告新华国的成立,以便于更好地应对眼下的国际形势。
目前南方的各大城市,有的还没完全解放,而解放了的那些,诸如武汉,也还有大量旧势力残留。
所以,南方城市暂不考虑,要不然万一我们举办庆典呢,突然来几个特务往人群里扔几个手榴弹,那我们就会沦为世界的笑柄。”
众人连连点头。
老政委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润润嗓子,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先选一个暂时的都城,向全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等以后世界局势稳定下来,再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暂时在太原、邯郸、以及石门这三个地方选。
这几座城市解放的时间相对较长,群众基础好,治安环境优良,敌特也基本肃清,安全无虞。
石门是我们最近重点发展的城市,工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经济发展迅猛,这半年多又是我军的指挥中心,行政设施条件良好,能满足短期的需求。
邯郸的话,是3000年古城,至今没有改过名字,传承久远,相对容易获得文化界的认可,且这一年来发展也很不错。
所以,先选一个地方先举办庆典,这几座城市交通相对便利,中枢机关能直接从太原搭乘火车搬过去,只要再整理出一个用于阅兵的场地就行。
后续呢,就跟赵刚同志说的,等解决好了黄河、两湖地区的水患问题,等到国内各大城市彻底安定下来,彻底赶跑了小鬼子,我们再考虑迁去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