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70章 八百门客试锋?且看锋芒何锐!

第一卷 第70章 八百门客试锋?且看锋芒何锐!

第一卷 第70章 八百门客试锋?且看锋芒何锐! (第1/2页)

章台宫殿前广场之上,仪仗队伍喧天而来,声势浩大。
  
  赵诚身着将军大铠端坐于革车之中,随着队伍前行行入前广场,他的面容在诸多大臣的眼中,也是越发清晰。
  
  众臣渐渐露出惊奇之色。
  
  待得队伍停在前广场,赵诚缓步走下马车,雄武身影如顶天立地一般挺立时,面容愈发清晰可见。
  
  端的是:
  
  额如削玉衔霜刃,眉似开锋映雪寒。一双星目破鞘出,恰似龙渊剑吐芒。
  
  鼻若金枪斜指阙,梁如铁脊贯重霄,颧角棱棱如镞突,腮线凛凛似缨摇!
  
  许多大臣见此,顿时越发惊疑不定。
  
  只觉此子为何如此眼熟?
  
  越看越是眼熟,而且眼熟之中,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敬畏感觉弥漫在心中,夹杂着那对赵诚杀气的惊骇,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感觉。
  
  让许多大臣只是见到赵诚,就好像矮了一头一般。
  
  直至听到嬴政的笑叹,“蒙武所言不错,此子类孤!”
  
  正惊疑不定的大臣们听到这话,才惊觉恍然,再看赵诚,终于知道了那种敬畏来自于哪里。
  
  纷纷叹道:“原来如此,臣还在疑惑,为何此子看起来如此眼熟,让人见之就升起敬畏之心,原是肖似大王!”
  
  “果真是贵胄之相,多有天表,此子神貌肖似大王,怪不得有如此神勇之能。”
  
  “自是陛下烛照,才有此天赐神将于秦。”
  
  嬴政笑着看向昌平君,“昌平君,你的八百门客,可准备好了?”
  
  昌平君没想到嬴政竟然还记得这个事,原以为赵诚如此功勋,不会再提起。
  
  不过他向来做事周全,八百门客也早早就准备好了。
  
  “回大王,八百门客此时正在殿外等候。”
  
  “好,待论功之后,昌平君尽管试之。”
  
  嬴政看着周围疑惑不解的大臣们,笑道,“赵诚此前数战,皆是战功赫赫,足以惊世,更有许多人不敢置信,就算是寡人,也很是惊讶。”
  
  “昌平君则对此多有疑窦,认为这军功作伪,便提出以八百门客死战赵诚,以此试之,看其是否真有万夫不当之勇。”
  
  “今日殿前论功授爵,如此大事,自然不能存有一丝一毫的疑虑,便当着百官的面,让昌平君试之。”
  
  “若真是军功作伪,寡人不会姑息。”
  
  “不过,若不是作伪,昌平君也需要给将士们一个交代,免得让将士们寒心。”
  
  众大臣看了看昌平君,对于他的质疑并不意外。
  
  昌平君是楚系外戚首脑,与军方势力自然不对付,军方出现一个如此如日中天的人物,自然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不过以八百门客死战赵诚一人,未免有些难为人了。
  
  赵诚虽然战功赫赫,但毕竟只是一个入伍不足半年的少年,战场之上拿下赫赫军功,那是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许多人头都是以智谋取之,军报上有些夸耀也是无妨。
  
  但这样阵前试之,条件却苛刻了许多。
  
  万一,那新贵战之不下,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吗?
  
  此时,赵诚挺立在殿前广场正中,遥遥打量着远处的嬴政,脸上也有迷茫之色。
  
  说实话,他今天入城的时候,心情也是有些激动的。
  
  不是因为即将封爵。
  
  而是因为即将见到千古一帝——嬴政。
  
  这位始皇帝实是开天辟地之人。
  
  他,以金戈铁马终结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裂土分疆,荡平六国、混一宇内,于咸阳宫阙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首个中央集权制王朝——秦。
  
  他,以雷霆手段推行文明整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划一货币,让秦国小篆贯通南北,驰道骨架辐射全国,轮辙所至皆为王土,将散落的华夏族群熔铸成一体。
  
  他,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不仅抵御了胡马南下,更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地理界碑,在风沙中守护着中原沃野的炊烟与稻粟。
  
  尽管从后世去看,他的功绩亦有争议,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这些豪举的嬴政,绝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千古一帝。
  
  即将直面这位,赵诚自是心绪难平。
  
  结果远远看到嬴政的时候,他就有点迷茫了。
  
  怎么看着如此眼熟?
  
  越看越是眼熟,却不知道是在哪里见过。
  
  赵诚苦思冥想,甚至连前世的明星网红面容都回忆了一遍,却始终想不到嬴政长得像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