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975章 敲响警钟

第975章 敲响警钟

第975章 敲响警钟 (第1/2页)

推动很多事情进行的根本就是利益。
  
  以工代赈的本质是朝廷雇佣百姓做工干活,搞一些基础建设,以此来拉动内需。
  
  可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的传统观念固化,认为百姓做工,这本身就是他们应该服的劳役,凭什么给钱?
  
  于是,这部分工钱就到了官员们口袋。
  
  而且只要是做工程,有拨款就避免不了存在贪腐的问题。
  
  这也给关宁提了个醒,接下来他要更大规模的搞基建,像什么兴修水利,开挖运河,架桥修路等都要开始。
  
  必须要把警钟敲响!
  
  关宁觉得有必要搞一个杀鸡儆猴!
  
  都是过来人,说这里面没有猫腻他都不相信……
  
  关宁看着手中的折子。
  
  这是宜州州牧李福提前准备的。
  
  如果这个时代有网红这个词,那么李福就是网红官员。
  
  推行新式科举前夕,关宁将各州主官召至上京,李福大放异彩。
  
  他提出的农庄法已在全国推广开,这个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收成,也为国家增长了税收。
  
  李福主政的宜州,上缴国库的税收连年上涨。
  
  这是个人才。
  
  是一个懂变通的官员。
  
  见得以工代赈实施,他又敏锐的抢占先机,想为宜州争取机会。
  
  这个方案做的很详细,基本是标准模板。
  
  有详细施工方案,还有绘图,还有详细预算,包括要用到多少钱,要用到多少劳工,预计工期多长时间,甚至连预计功效,惠济多少良田,提升多少亩产都有……
  
  这些可没有人教过他。
  
  “这是你自己做的?”
  
  “是臣跟下属官员一块做的。”
  
  李福问道:“您看怎么样?”
  
  “你这可是个大工程,所需费用太多。”
  
  关宁开口道:“直接贯通整个宜州,引沧江水,绕过上京,可跟澜运河连接……这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
  
  “所以工期定为了三年!”
  
  李福开口道:“此运河修成,就可引南水至北,惠济何止万民?”
  
  “还能真正加强南北两地联系,好处巨大啊!”
  
  “就是花的钱有点多。”
  
  李福低沉道:“整个工程下来,需要近千万两。”
  
  “近千万两?”
  
  这个数字把在场官员都吓了一跳。
  
  “不过这笔钱,我们地方也会出三成到四成,朝廷再拨付短缺,这工程是随干随需,现在看来是一大笔开支,但到第三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压力,只要修成都是值得的。”
  
  李福急切的说着。
  
  能不能成,就看这一次了,他知道也只有陛下能有这么大的气魄来做这件事情。
  
  关宁都有些佩服李福了。
  
  因为他提出的这个工程超脱了时代,已经可以算作是南水北调工程。
  
  南方洪水泛滥。
  
  北方干旱连连。
  
  这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都能想到引南水到北方。
  
  想法是好的,可实际上很难做到。
  
  因为在地势上是,南方低,北方高,水往低处流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现在就要让水往高处走。
  
  可想而知有多难。
  
  “陛下,您先考虑考虑。”
  
  李福见关宁沉默不语,又忙着开口。
  
  “不用考虑了。”
  
  “这……”
  
  李福神色黯然。
  
  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