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490章 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

第490章 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

第490章 打破规矩,才能重立规矩 (第1/2页)

回了宫后,朱允熥心情终于好多了。
  
  朱元璋还是挺懂得安慰人,带朱允熥出去散心,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赵姝和徐妙锦她们很贴心,姐姐妹妹们也安慰了一会,让朱允熥心情缓过来了,又要继续处理政务。
  
  时间过得很快,科举快要来了。
  
  朱允熥早就把试题确定下来,送回去给礼部的人。
  
  在京城考的科举,名为会试,有资格进京考试的,都是各省举人。
  
  除了会试,还有县试、府试、院试等地方各级考试。
  
  以及省级考试乡试,只有过了乡试的读书人,才有资格进入京城参加会试。
  
  现在的科举,除了京城的会试,还有所有地方的考试,都会一起同步进行。
  
  会试和地方的试题,又是完全不同。
  
  考试开始前夕,朱允熥还能看到数不清的文书,不断送进来,给他汇报各种情况。
  
  科举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下面那些文官对此极度重视,不断给朱允熥上奏汇报,或者提出建议。
  
  “这几天的政务,基本都被科举充斥!”朱允熥不由得吐槽说道。
  
  杨士奇笑道:“因为科举,除了是读书人的盛事,还是他们拉帮结派的一种手段,所以特别重视。”
  
  朱允熥问道:“此话怎讲?”
  
  杨士奇说道:“比如臣是江西人,那么江西的读书人,特别是比较有名气、有才华那些,进京之后首先会去拜访江西的官员,即使是臣也收到了几份拜帖。”
  
  虽然他不是朝中重臣,但他是皇太孙殿下身边的人,有些时候比朝廷重臣的身份还重要。
  
  有人会给杨士奇送拜帖,也是正常情况。
  
  听了杨士奇的话,朱允熥便明白什么是拉帮结派。
  
  每个不同地区的读书人,肯定都会找到那些,对应在宫中当官的官员抱大腿。
  
  杨士奇又道:“这样做,除了是地方读书人报团,能在京城过得更好,而那些有名气有学问的读书人,还希望自己可以得到赏识,得到更好的成绩和名次。”
  
  朱允熥可以理解,杨士奇的这一番话。
  
  地方抱团,是正常现象。
  
  虽说科举公平,但又不一定是完全公平。
  
  杨士奇继续说道:“不过这种情况,南方的会比较多,北方的较少。”
  
  朱允熥说道:“朝中的官员,南方的最多。”
  
  杨士奇点头道:“是的!北方的读书人在以前被蒙古人杀得太多了。”
  
  朱允熥寻思着问道:“你认为,科举会不会出现南方的太多了,而北方的一个都没有,从而传出闹剧的情况?南方认为北方不行,北方又会认为南方舞弊!”
  
  杨士奇郑重道:“若是按照如今的趋势,长此以往,早晚会如此,殿下高瞻远瞩!”
  
  对于朱允熥已经能想到这种可能,杨士奇佩服不已。
  
  朱允熥只不过是对历史,有了提前的预知。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杨先生认为该如何?”朱允熥又问。
  
  “北方读书人在学问方面,确实不如南方。”
  
  “但北方并非没有能人,他们的文章以务实为主。”
  
  “奈何阅卷的不喜欢务实,因为大部分的阅卷官员,都是来自南方。”
  
  “他们的文章,重视词藻,其实也说不上偏私,只是标准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