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 章 润物无声,九族变化 (第1/2页)
龟太郎所创的“万物惊”大道,自扎根凤凰九雏一族以来,便循着一条独有的轨迹悄然蔓延。
它从不用强行灌输的方式拔高修为,也不借外力打破修行壁垒。
反而如春雨润田般,以“潜移默化”为核心传播路径,将一种全新的修行理念,化作温和的道韵,缓缓注入每一位接触者的生命本源之中。
这并非简单的力量赋予,更像是一场对生命本质的引导。
九座矗立在各族领地的“万物惊”大道雕像,如同九座恒定的道韵源泉,日夜不停地散发着细微却绵长的启迪之力。
起初,这份力量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唯有日日在雕像前静修的子弟能隐约感知;
可随着时间推移,道韵不断积累、扩散,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
最终覆盖了凤凰九雏的每一脉,渗入了各族子弟修行与生活的点滴之中。
这份影响从无惊天动地的异象,却带着一种“水滴石穿”的坚实。
在日复一日的沉淀里,让九族子弟悄然发生着蜕变。
雪凰族的领地常年被冰雪覆盖,族中子弟向来以操控冰晶为傲,却多执着于冰晶的坚硬与寒气的凛冽。
如今,年轻的雪凰们在“万物惊”道韵的滋养下,对冰晶的理解悄然变了。
他们指尖凝结的冰晶,不再只是棱角分明的武器或护盾,反而多了几分艺术般的灵动。
有位年幼的雪凰,竟能以冰晶雕琢出栩栩如生的灵鸟,冰晶羽翼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阳光映照下,还会流转出淡淡的道韵光泽,那份对“冰之本质”的感悟,早已超越了祖辈传承的刻板技法。
蓝凰族世代与水为伴,族中少女操控水流的天赋与生俱来,却常因力道把控不当,让水流失了柔和。
而现在,蓝凰族的少女们立于湖畔引动水流时,指尖的灵力与水流交融,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韵律。
以往奔腾的水流,如今能随她们的心意化作丝带,缠绕在周身轻舞,或是凝成细珠,在空中排列成错落有致的图案。
水流涌动间,仿佛与天地间的水之法则达成了某种默契,灵动得让人心生赞叹。
孔雀族以尾羽光华著称,少年们开屏时,向来追求光华的耀眼夺目,以此彰显族群的华贵。
可如今再看孔雀少年开屏,那铺展的尾羽之上,光华依旧璀璨,却多了一层更深的玄妙。
尾羽上的眼状斑纹,在“万物惊”道韵的加持下,竟浮现出细微的道则纹路。
寻常妖兽见了这纹路,会不自觉地心神恍惚,陷入短暂的迷惑;
即便是同族修士,若不凝神戒备,也会被那纹路引动心神,这份隐藏在华贵之下的威慑力,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火凤族的战士,素来以狂暴的火焰闻名,修行时只知追求火焰的毁灭之力,却往往忽略了火的另一面。
如今,当火凤族战士在雕像前引动火焰,周身燃起熊熊烈焰时,心中竟会莫名生出一丝感悟。
他们开始尝试在毁灭般的火焰中,寻找那丝藏于极致高温下的“创生火种”。
有位资深战士,甚至能在焚烧妖兽骸骨后,以自身火焰结合道韵,催生出一株嫩芽。
虽微弱却鲜活,那是对“火之平衡”的全新掌控,也让火凤族的火焰神通,多了一层生的可能。
彩凤族以音律为修行之法,歌者的歌声能引动灵气波动,却始终难以触及听者的本源。
而现在,彩凤族歌者开口吟唱时,其音律之中,悄然融入了“万物惊”的道韵。
歌声流转间,不仅能引动周遭的灵气共鸣,更能穿透听者的肉身,触动听者体内气血与灵力的细微律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