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锦衣卫归盛安 (第1/2页)
吴王赵毅还有叶长清三人一起走在夹道,面色都有些沉重。
这时,魏忤生从身旁而过。
“忤生。”吴王喊了他。
魏忤生停下脚步,双手对其敷衍的行了一礼,接着便继续往前走。
这一幕,让吴王相当没有面子。
可这时,叶长清用力捏了下吴王的大腿。
“忤生!”哪怕很没面子,吴王也硬着头皮道,“在外面等着我。”
魏忤生脚步稍缓后,继续往夹道外面走了。
晋王这一手,确实是做到位了。
让这对兄弟的关系,产生了间隙。
“殿下。”压低声音,叶长清严肃的说道,“等下,请说实话。”
“好。”
吴王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
接着,也快步的往夹道外面走了。
此刻,在他们身后的那群以孙司徒为首的老臣,全然将这一幕收进了眼里。
其中唯有孙司徒,敢笑。
陛下啊,你可能是个好皇帝,可是当父亲,你还真的不如我。
而皇帝的另外两个儿子,晋王和中平王,则是面无表情的往外面走,把一切都藏在了心底。
但今天中平王尤其欣慰,自己这个二哥,是真的懂如何去还击了。
这么来一下,四哥和忤生哪怕亲兄弟,也得闹掰!
………
在魏忤生的王驾里,吴王随后登上,一见到那个表情极其冷酷的弟弟,他当即就开口辩解道:“你没看出来吗?陛下是铁了心的要宋时安留在燕地,不是我不愿意救。”
“既然吴王您知道,那为何还要在朝堂上进言?”魏忤生反问。
“你明明什么都知道,还问我作甚?”吴王有些难堪的皱着眉,咂了一下舌,“你是不是觉得晋王都比我好,至少他主动求情了?”
“我不知道。”忤生摇了摇头。
“他那是为了跟我做对,所以才那么说。并非是真心为了救宋时安……而且不是救,宋时安在燕国是当相国,又非人质。”吴王苦口婆心道。
这句不当人的话,让魏忤生沉默了。
然后,看向这位尊贵的吴王:“我明白了,四哥要当皇帝,所以要听皇帝的话。忤生什么都不要,所以我会自己去救。”
“不是的!”吴王急了,但理智还未失去,他尤其痛苦的说道,“你想一下,父皇要做的事情,什么时候不做了?”
“屯田。”
“那只是没让宋时安屯田,今日那些大臣不都献了忠心,愿意配合屯田吗?”吴王道,“父皇比任何人都英明,他什么都想到了。”
“那宋时安,就不救了吗?”
“我肯定要救他!”
吴王当即红温,接着压低声音道:“你也看得出来,父皇身体很差了。只要我当上皇帝,必定会将宋时安从北燕接回来。五年,不,顶多三年。我发誓,我对天起誓!”
魏忤生先前觉得自己懂一些政治。
可现在,被上了一课又一课。
吴王,越来越像那些人了。
他把自己当成了驴子,在前头吊了个萝卜。
“谢殿下。”
魏忤生缓缓的行了一礼。
“忤生,你怎么想的?告诉四哥。”吴王渴求的问道。
“忤生没有想法,谢谢四哥了。”魏忤生挤出一抹笑意,“我想回王府休息一下。”
他下达了逐客令。
“放心,我不会辜负你们的。”
说完这句话后,没办法的吴王也只能暂且离去。
魏忤生缓缓的张开手,看着掌心那道深壑的疤。下一瞬握成拳头,朝着马车上用力一砸。
实木裂开缝隙,他的拇指关节也裂开伤口,鲜血溢出……
一众大臣在朝堂之上力表忠心的支持屯田,并且主张为宋时安封侯等话术,让一切的顽抗都无济于事。
此乃阳谋。
而这几日,宋时安要在燕国为相的消息也传遍了盛安。
大街小巷,里坊集市,无不热议此事。
“这燕国不是杀了我们的使者吗?怎么还求宋大人在他那里当相国。”
“那宋大人答应了吗?”
“这可是二十岁出头当一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会拒绝呢?”
“他莫不是被软禁在了燕国,咱们要用他换了盟约吧?”
“我听说的可是他自己要当的,就是贪图荣华富贵,消息确凿。”
“胡说八道,你这是收了孙司徒的钱,故意抹黑小宋大人吧!明眼人都知道,他不在大虞谁最开心。你们这些拿了钱干事的,一点儿良心都不讲。”
“你可别乱说话,你敢说他打心底不想当相国吗……”
“真是让人心寒,拿命守了朔风,回来还要坐牢。拿命去出使,可还有人说他是求富贵,想在他国当相。我说呐,既然都是白眼狼,还不如让宋时安在燕国当丞相,至少有人赏识!”
宋时安的风评,不会因为某些大人物硬黑而变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