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论报》首刊 (第1/2页)
听林川如此说来,南宫珏笑盈盈地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来。
“既如此,这第一期《论报》的内容,属下与文案房的人拟了三部分,大人听听是否妥当?”
林川一愣:“你这家伙,竟然早有准备?!”
“属下思大人所想,急大人所忧,自然……”
“好了好了好了,给你闺女买那个银簪子行了吧?”
“大人,这可不是属下要的,实在是女儿喜欢啊……”
“少得瑟,等我生一窝出来……说说报纸……”
“第一部分是’纪事’。”
南宫珏端正态度,仔细说道,“就写青州府衙门前的事,从两卫围堵写起,到陈捕头用藤牌阵分开双方、扣下五人结束。只记事实,不添评判。比如写’西陇卫三十余战兵、青州卫百余名府兵争扣牛百’,写‘捕快以藤牌短棍制乱,未伤要害’,连‘牛百因泼血污牌匾入狱’也照实写,不给人挑出‘偏私’的由头。”
林川抬眼:“没提两个将官的事?”
“没提,”南宫珏摇头,“只写‘两卫皆称按律当由我卫处置’,把‘将令压律法’的矛盾藏在字里,让读的人自己品。您想,士大夫看了会问‘何为律’,百姓看了会想‘谁在乱’,这才好引他们论辨。”
林川嘴角勾了勾:“有点意思,第二部分呢?”
“第二部分是’论辨’,属下拟了三个问……”
南宫珏细说道,“第一个问’军规与地律’,拟了两段话。一段是以举子口吻说的,问‘若军以将令压地律,民何以安’;另一段是老兵的叹言,说‘两卫动刀于府衙前,忘了军字初心’。一士一兵,一论一叹,正好把‘军该守什么’的话题抛出来。”
他顿了顿,又道:“第二个问‘旧习与新制’,拟了个乡绅的话,说‘捕快胜在阵,非力,恰如铁林谷新制,变中求妥’,再提一句‘抱军尊民卑旧习不放,青州难安’,既把铁林谷的新制绕进来,又不显得刻意。第三个问‘话语权属谁’,以学堂先生口吻说‘往日事多由士大夫书,今《论报》亦采百姓言’,暗点‘话语权非独有’,正好戳中那些想做实事的读书人的心思。”
林川接过那张纸,扫了一眼:“这几段话,是真有人说,还是咱们编的?”
“半真半引。”南宫珏坦然道。
林川点头,又问:“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民声’。”南宫珏笑道,“就写几句大白话,写百姓们的反应,让士大夫看了能知百姓心思,百姓看了会觉得’这报说的是咱们的话’,往后才愿意往报箱里投书。”
他见林川没说话,又补充道:“属下还加了’征言’,说下期议‘牛百该由谁审’,让有高见的人投书。咱们先抛个引子,等青州的文人、百姓都来论,秦同知处置时,自然有‘民心’可依,镇北王也不好硬压。”
林川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印。记住,别把话说死,要留着缝,让所有人都能往里插句话。这报纸如今不是咱们的喉舌,是引大家说话的台子。”
南宫珏拱手躬身:“属下明白大人‘留缝引论’的深意,可……呃,大人,属下反复琢磨,这份《论报》首刊全是纪事、论辨,过于严肃了些。寻常百姓看惯了说书先生的热闹,乡绅举子虽喜论政,却也爱品些风雅,不如加些别的内容,让报纸更添几分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